狮城脉搏

黄佳琪:单语社会遗失的不仅是文化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作者说,即便双语教育制度在新加坡当年所处的大环境下,是必要且明智的,却无意间降低了国人的母语水平,冲淡本土文化。(档案照片)
作者说,即便双语教育制度在新加坡当年所处的大环境下,是必要且明智的,却无意间降低了国人的母语水平,冲淡本土文化。(档案照片)

字体大小:

我们学习不是为了求取上进、提高个人修养吗?但如今,年轻国人对母语学习不感兴趣,语文水平下降,似乎反映出已经失去求学最单纯、最根本的自我提升欲望,这一情况令人担忧。

《海峡时报》去年底刊登一篇探讨新加坡双语政策利与弊的文章“Becoming proficient in English has come at a cost for many Singaporeans”(《许多新加坡人为精通英语付出了代价》,下简称《代价》)。笔者认同我国当年实施双语教育制度——把教学媒介语改成英语,并规定学生上母语课——确实带来了不少益处。不过,它的代价是间接使年轻国人倾向于使用英语,无意中导致本土文化的淡化。当中最明显的就是方言的流失。当然,这种现象不能完全归咎于双语政策,毕竟世界各国走向全球化,难免都会冲淡本土特色。

《代价》一文有一处说到了点。现在许多年轻国人的母语水平只足以应付简单、非正式的沟通,很难通顺表达较复杂的观点,更别说针对某个课题进行深入讨论。毕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主要都是用英语交流,对华语难免“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这令我想起本地创作歌手金文明(Benjamin Kheng)及网红李安(Annette Lee)几年前合作的歌曲《这个那个》。歌词讲述的是新加坡人在买经济菜饭时,经常叫不出菜肴名称,指手画脚,支吾半天只能说出“这个菜、那个肉”。幽默之余,更体现了本地华人对母语词汇逐渐生疏的现象,令我觉得可惜、可叹。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