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怡美书店:老建筑里书香怡人

郭怡美书店本身就是一栋耐人寻味的建筑,保留了正面的招牌及装饰等细节。(书店提供)
郭怡美书店本身就是一栋耐人寻味的建筑,保留了正面的招牌及装饰等细节。(书店提供)

字体大小:

书架设计得漂亮,不是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高度。(叶孝忠)
书店的角落提供私密和舒适的空间。(叶孝忠)
建筑师保留老房子原有的细节,展示过去生活的痕迹。(叶孝忠)

去年底落户迪化街,郭怡美书店在台北的朋友圈里就引起关注。书店地处越来越绅士化(或文青化)的大稻埕,这是百多年前台北最繁华的商圈,布满了三层楼高的老房子(类似新加坡的战前店屋),让我想起牛车水,一直也是台北人办年货的地方。不少楼房也经过修缮改造,售卖南北货、药材和茶叶的老字号还在,夹杂其中的是一些文青商铺,如精品店和书店等,对外国游客也越来越有吸引力,有一种新旧杂糅的时髦气息。

两万多本书在不同的空间里,各自舒展自己。(叶孝忠)

郭怡美书店本身就是一栋耐人寻味的建筑,保留了这一街区店屋常见的红砖结构,正立面的招牌及装饰等细节依旧在,故事盘桓其中。这栋老厝原是台湾著名出版品牌读书共和国创办人郭重兴的祖屋。他的祖父郭乌隆是大稻埕热心的著名商人,靠着卖砂糖和面粉等起家建厝,后来家族成员把祖屋卖掉。37年后,机缘巧合之下,郭重兴租下了这栋老房子,并改造成书店再续前缘,名字保留了祖父所创建的商号。这个以不按牌理出牌著称的出版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做出版的,下游的独立书店都在关门,我在上流还搞屁啊。”开书店的目的很单纯,就为了鼓励阅读,出版业才能兴盛,知识才能传播。

这里有一种新旧杂糅的时髦气息。(叶孝忠)

我喜欢上网买书,也喜欢逛书店,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上网买书目标明确,是理性的选择,逛书店则是感性行为,经常能偶遇,一时冲动想要马上拥有。虽然这几年已经减少购买纸本书,但今年三月份走进郭怡美书店时,我还是搬走了三本台湾本土题材的书。好的书店,是让你想要买书的书店。

当天是周末,书店十分热闹,除了翻书阅读买书的客人,还有不少人(比如我)拿着手机不断拍拍拍。建筑师保留了不少房子原有的细节,展示了过去生活的痕迹,同时也经过细心改造,让两万多本书在不同的空间里,各自舒展自己。书架设计得漂亮,不是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高度,一些刚刚好能让人依靠着翻书,一些则重点摆出店员们心水推荐。一些角落设计了更私密的空间,让人愿意拿起一本书来展读。

开书店不能单靠情怀

郭重兴找来原本经营青年旅社的赵伟仁担任店长,其任务包括运营、选书及策划活动。通过脸书和赵伟仁聊郭怡美书店的创办过程,也了解到开书店不能单靠情怀,更要有方法,才能经营下去。经营青旅的经验让他更了解和关注客户需求,书店第一层的入口摆了不少台湾主题的书,呼应了书店所处的位置,不少国内外的游客来到这里,自然也想要多了解台北和台湾的故事;二楼则是以世界文学和书籍为主,展现了大稻埕一直以来兼容并蓄的精神;三楼则是重视美学、设计及生活风尚的书。书店也设有咖啡馆,提供简单餐饮。

周末的书店十分热闹。(叶孝忠)

经营书店早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单纯,书店不再只是书的陈列厅,要如何让读者遇见他们想遇见的书,除了摆书,也需要花精力和时间策划更多活动。“把客人引进书店当然很重要的,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买书的人,无论是来打卡也好,办活动也好,就是希望给书店增加人流量。”赵伟仁也为书店策划了不少活动,包括书店的导览,让爱书人能以另一个体验来阅读书店的空间。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