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纳中国行:写作须直面痛苦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左)与中国作家格非对谈,思考写作与苦痛的关系。(取自华东师范大学官网)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左)与中国作家格非对谈,思考写作与苦痛的关系。(取自华东师范大学官网)

字体大小:

对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来说,写作必须直面痛苦。

坦桑尼亚裔、英国作家古尔纳于3月5日抵达上海,展开九天中国行,在上海、宁波与北京与中国作家格非、孙甘露以及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对谈。

3月6日下午,他在上海大零号湾文化艺术中心与中国作家格非对谈,散文家毛尖担任主持,探讨痛苦之必要。

古尔纳说,随年龄增长,他对人生有更多理解和体味,这不同于年轻人的焦虑,生命经验的累积会让人反思、感知痛苦的力量。格非则认为痛苦来自“不可抵达”“痛苦就是某种幽暗,就是你身处其中,不明原因,不可抵达。正因为光不可抵达,所以你才会去寻求光。你要寻求光,你必须到幽暗中去寻找。”

从郑和下西洋讲起

古尔纳的开场演讲从郑和下西洋、东非与海洋流动交流史讲起。他说:“港口离我家只有几米之遥,我从很小的时候就亲眼目睹了这些人的到来,是他们带来的故事伴我长大。伴我长大的,还有我们中的英国人和德国人的故事:他们如何在我们的土地上挑起战争,兵戎相见,德国人的凶残如何成为神话,后者后来成了我两部小说的一个主题。从小到大,我都对关于殖民存在和殖民活动的历史叙述感到不满,它简化了我们复杂的文化。这种不满是促使我写作的动力之一。我在18岁那年离开了当时正处于动荡中的祖国,离别的经历,以及渴望重拾对被我遗弃之地的认识和理解,则是另一重动力。”

3月7日与孙甘露的对谈,古尔纳谦称拿到诺奖是幸运的,他说得奖“可以有很多好处,物质的奖励奖金是一部分,作为一个作家,在全球得到认可,更重要的是获得的读者的面会更广,作品也会被翻译成各种语言,接触到新的读者,这是给大家带来乐趣的方面。一个作家的写作,想做的事情就是想让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知道,诺奖可以帮助你做这件事情。“

获得诺奖之后的古尔纳还在写作,并已经完成了新作。

上海译文出版社目前已翻译出版古尔纳的10部长篇小说作品:《天堂》《来世》《赞美沉默》《最后的礼物》《海边》《离别的记忆》《朝圣者之路》《多蒂》《遗弃》与《砾心》。

古尔纳3月11日将与莫言对谈。题目为“讲故事的人:故乡与他乡、传说与神话”,时间为下午3时,地点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会堂。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