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美术馆“深入东南亚”新展 从情节开展叙事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自然元素比如火灾,怎样成为画面场景或艺术材料,反映出社会的文化与历史?独立前后的新加坡火灾频发,林学大描绘火的凶猛,刘抗、林友权和陈子权则画出灾后的重建。1961年的河水山大火尤其是关键点,摧毁了约1万6000人的亚答屋家园,却也是新加坡现代化公共住房建设发展的转捩点。

将事件和物体转化为艺术2022年加入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策展与典藏副总监帕特里克·弗洛雷斯博士(Dr.Patrick Flores)在媒体预展上说,国家美术馆“深入东南亚”项目的第四个群展“场景塑造”,远离了从美术史切入的线型逻辑思路,策展也不再以主题为主导,而是着眼于艺术家如何将自然事件和物体转化为艺术的过程,通过六个情节(火、城市、空气、水果、影子和蜡)来开展叙事。

目前有近80%的新加坡人住在组屋。艺术家许铁生的柚木雕塑《合作(高楼传铁)》(1976)塑造了人们协力建设发展的场景,另件雕塑《为什么?》(1979)则通过居民快从高楼跌落、民众楼下救援的场面,带出人们对发展的幻灭——城市化日常生活的高压紧张的一面。展览展示的建筑工程文本显示,城市也成为文化的象征或表征,对新加坡创造国家认同方面至关重要。公共住房和美术馆是新加坡追求国家现代形式的两个标志。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