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难以承受之美

电影《至爱梵高》由超过百名专业画家模仿梵高(左图)的笔法,用了六年时间,绘制超过6万幅油画。(剧照/邵氏)
电影《至爱梵高》由超过百名专业画家模仿梵高(左图)的笔法,用了六年时间,绘制超过6万幅油画。(剧照/邵氏)

字体大小:

梵高比任何人都更加敏锐地感触到生命的美好与鲜活……

表现出如此强大生命力的画家却主动选择放弃自己生命的鲜活,为的只是获取他人的认可。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贯穿整部《至爱梵高》,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10多年前的巴黎奥赛博物馆,我看到了“罗纳河上的星夜”(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呆立了不知多久,脑海中一直回响着Don McLean的名曲“Vincent”,在动人的旋律中我的目光被夜空中璀璨的星星越拉越长,泪水盈满眼眶。

在那一刻停顿下来的世界无比美好,可惜那种体验却越来越少。没想到新片《至爱梵高》(Loving Vincent)的结尾,居然将同一情境完美呈现出来,只是歌声换作英国女歌手Lianne La Havas,更多一份深沉。在如泣如诉的吟唱中,穿插片中的梵高名作被一一点明,帮助不太熟悉的观众重温画家的旷世奇才。故事已经终结,冗长的字幕几乎跑完,观众仍依依不舍地赖在座位上不愿离席。

近来好几部电影的结尾都可圈可点,令人印象深刻。像是《罗根好好运》(Logan Lucky),片尾将之前耐心铺设的暗线一一串起汇成高潮,让人拍案叫绝;《夜间动物》(Nocturnal Animals)则强忍住大团圆结局的冲动,将女主角一人硬生生晾到终场,观众在失望之余却有一种更加深沉的悸动。电影开场固然重要,因为开场往往为影片定下整体基调。结尾则更能体现编导的功力,它决定了影片意境的高低深浅。

《至爱梵高》的开场与结尾都很淳朴,因为梵高的艺术和人生都是淳朴的。“淳朴”在今天并不是个讨好的概念,“声光电色”无所不用其极地刺激感官,才是当代娱乐艺术的王道。

生的挣扎与死的价值

但《至爱梵高》似乎淳朴地“忘记”了所谓王道,制作团队为将画作完美融入电影,细心地将银幕比例恢复到传统的4:3,而不是现代人习惯的16:9。整部电影由超过百名专业画家模仿梵高的笔法,用了六年时间,绘制超过6万幅油画。尽管如此,该片仍然只能做到每秒12幅画的频率,在动感与场面上,无法与每秒至少24幅的大制作动画相比。然而对于爱画者,特别是梵高的粉丝们来说,影片无疑是场艺术飨宴。每个画面停顿下来都是一幅美轮美奂的画作,而当脍炙人口的名作在片中闪现时,更是让观众内心小鹿乱撞。

梵高在世落寞与离世爆红的巨大落差,早已是人尽皆知的故事。不少受冷落的艺术家都爱拿梵高的际遇来自我解嘲。然而他的死一直都是疑云重重。精神失常行为乖张,不愿继续拖累弟弟,感情受到打击等等版本都难以让人信服,甚至有人怀疑梵高之死是为了提升其作品价值而精密布局的“团伙犯罪”。

《至爱梵高》通过寻访与画家生命最后一段旅程有过接触的各色人等,尝试厘清梵高的真正死因。其实,当我们看到儿时梵高无法获得父母肯定时的痛苦神情,就已经可以明白:如有办法使他得到父母乃至世人的肯定,他绝对愿意付出一切来交换。

因此,无论真凶是谁,最根本的还是梵高自己下了必死的决心。

梵高比任何人都更加敏锐地感触到生命的美好与鲜活。他的向日葵,每片花瓣都在奋力挣扎着翻滚出浑身气力向着生命呐喊;他的星空,每颗星星都狂躁地狂暴地抖擞出全部的光亮。表现出如此强大生命力的画家却主动选择放弃自己生命的鲜活,为的只是获取他人的认可。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贯穿整部影片,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他人即地狱”也许是梵高人生最好的注脚。幸亏我们现在无需如此煎熬,我们的生活与生命都轻松多了。于是,撼动人心的艺术家也就无处觅芳踪了。

能怪谁呢?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