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观点


川岛真


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政府上台。由当天9点开始的总统就职仪式,来自日本的日华议员恳谈会的日本国会议员也列席参加。蔡英文的就职演讲从11点开始。此次的政权交替和2000年陈水扁政府上台时不同,交替的不仅是总统职位,民进党在立法院也占多数,可谓是彻底的政权交替。


在总统就职仪式上,中华民国国歌由排湾族的孩子们合唱,显示中华民国的台湾在地化,也象征性地显示了“中华民国在台湾”。但是,蔡英文继承了中华民国国玺和荣典之玺这两颗印玺,在民进党执政中华民国这个角度来看,可以看出民进党肯定了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可以说民进党也有和中华民国同舟共济的一面。


在日本的台湾研究学者中,对总统就职仪式并不是没有提出疑问。在“台湾之光”的部分,“原住民”的象征,以及对日本在台湾统治时代的历史描写等都成了话题。


日本媒体最为关心的是台湾时间11点开始的总统演讲,特别是关于和中国大陆之间关系的部分。日本媒体的论调定在如何认识九二共识这个“焦点”上。蔡英文在就职仪式上讲到“我所讲的既有政治基础,包含几个关键元素,第一,1992年两岸两会会谈的历史事实与求同存异的共同认知,这是历史事实;第二,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第三,两岸过去20多年来协商和交流互动的成果;第四,台湾民主原则及普遍民意”。这些跟日本的台湾问题研究学者的预测有點距离,可以理解这是在考虑了来自中国的要求所做出的最接近底线的判断。另外,就蔡英文的演讲内容来看,与陈水扁政府不同,暗示这个政府绝不在两岸关系上“玩火”。


但是,不论是蔡英文的演讲,还是长达三个小时就职仪式,强调的并不是和中国的关系,而是台湾内部问题。即解决目前台湾内部积压的问题,实现年轻一代能安心在台湾生活,进一步得到新的活力,建设一个能实现民主、正义的新台湾。具体是转换经济结构、解决教育、能源、食品安全、环境等各种问题,以及年金等社会福利问题。再进一步,为了建设新时代的台湾,强调推进台湾社会内部的和谐。蔡英文没有用“本省人”和“外省人”,“统一”和“独立”等词语,也没有用“中国”这个词。解除台湾社会内部存在的裂痕和分界线,如何实现台湾社会内部的“和谐”将是一个课题。今后,或许就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日本战败后国民党对日本资产接收等问题进行讨论。


听说中国对蔡英文政府的日台关系持有戒心。此次蔡英文在演讲中,就领土等问题,阐述了和以往相同的原则,但没有具体阐述尖阁诸岛(钓鱼岛)和冲之鸟岛。在就职的几天后,台湾政府改变了马英九政府关于冲之鸟岛的方针,推出交给联合国裁定的方针。在就职演讲中,关于和日本的关系,蔡英文讲到“我们会继续深化与包括美国、日本、欧洲在内的友好民主国家的关系,在共同的价值基础上,推动全方位的合作”,将民主国家日本定位为台湾的友好国家。而且,蔡英文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表示兴趣,可以看出其有意和日本签署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以及在台湾参加国际经济组织之际,期待得到日本的支持。


但是,不能就此断言蔡英文政府执政期间,日台关系就会顺风顺水。对于蔡英文提出的21世界新台湾概念,也就是克服社会矛盾,实现社会正义,建设民主的台湾社会中,日本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日本能否一直被台湾社会赋予积极的评价呢?另外,在历史问题的层面上,也会有对日投来严厉目光的可能性。因为民进党政府一定再次检验国民党一党专政时期的历史,有可能对1952年的《中日和平条约(台日合约)》提出质疑,或者再次提出要求日本对台湾殖民地时代进行赔偿。


还有,有必要注意到马英九执政期间,日台关系有了长足的进展。日台渔业协定或者投资协定等划时代的协定,是在马英九执政期间签署的。这是归功于中国对马英九的对外政策没有牵制所致。估计中国对蔡英文政府的对外关系上会强烈牵制。如果是这样,如何推动日台关系发展将是一个问题。


作者是东京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