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用钱开始 培养子女理财观

字体大小:

妈妈算盘

一转眼女儿开始上小学,秀秀每天都会给女儿2元零用钱。对小朋友来说,这是她人生第一次拥有固定“收入”,加上农历新年的红包钱,突然之间感觉自己变富有了。秀秀要如何教导女儿好好管理零用钱,并且培养储蓄的好习惯?

根据储蓄银行(POSB)一项调查,新加坡小朋友平均一天的零用钱是2元,一星期是10元。零用钱应该要每天、每周还是每月给?这得视小朋友的年龄和心智成熟度而定。

像秀秀的女儿刚上一年级,2元对她来说是一笔相当大的数目,到了小学高年级则可以每周给。高年级的小朋友能够一次过领取一周的零用钱,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肯定,也是一个学习理财的机会。原本每天应该花2元,如果今天花了五角钱多吃了一个荷包蛋,明天就只能花1.50元。

星展银行(DBS)存款及抵押贷款业务部主管林平建议,和孩子一起讨论每天的花费,然后订下所需的零用钱。要考虑到的项目包括休息时间买点心和午餐,以及偶尔要买些小文具,还要剩下一些钱供储蓄和备用。

“父母应该和孩子一起订下储蓄的目标,这样储蓄才有意义。目标应该是综合的,如捐款作慈善、给家人或兄弟姐妹买礼物、为自己买份特别的礼物、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大华银行(UOB)存款与财富管理新加坡与区域主管庄素薇建议:“不妨准备三个扑满,把零用钱分成三个部分:每天花费、短期储蓄目标(如买玩具)、长期储蓄目标(如买脚踏车)。三者的比例可是以4:4:2,每个扑满上要标明各自的用途。”

如何鼓励孩子少花多存?

了解储蓄的意义、拥有储蓄的动力之后,就可以着手储蓄了。小朋友的“收入”来源也可分成一次过和经常性的。一次过的有农历新年红包、生日红包等;经常性的则是以零用钱为主。

庄素薇建议,红包可以“九一分”,10%用作花费,90%用作储蓄或投资。

至于平日的零用钱,要如何鼓励孩子少花多存?

■区别“需要”和“想要”

庄素薇表示,首先要让孩子了解“需要”(need)和“想要”(want)的区别。“需要”是指一些如果没有就很难生存的东西,如食物和房子。“想要”是指一些如果没有也能继续生活的东西,如手机、玩具和衣服。

小朋友可能一时很难分辨两者之间的不同,建议父母列出一个表让他们练习。项目是和小朋友息息相关的必要开支(“需要”),尤其是衣食住行方面;非必要开支(“想要”)则是偏向于个人对物质的一些追求。(见列表)

■拒绝潮流和广告诱惑

不论大人或小孩,对非必要开支的欲望多数是受到外界的影响,如电视广告、潮流信息及同学炫耀。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不让华丽衣裳和名牌商品作为自我肯定的唯一途径。

所谓的潮流,很快就会过去,对小朋友来说也就成了随手丢在一旁的玩具或饰物。父母在处理这些“过时品”时不宜一味地责备,不妨拿着它们跟孩子说:“这个才买了一个月你就不要了,如果当时我们把钱存起来,你现在可以买三本故事书或一盒颜色笔。”

以后当孩子要求买最新玩具时,也可以借此提醒:“上次那个你玩不到一个月就不要了。这个如果买了,一个月后也会变成垃圾,多浪费。不如我们把钱存起来,买一些可以用比较久的东西,如颜色笔和书包。”

同时,从小教导孩子辨别广告和宣传里的“膨胀成分”,孩子长大以后才能成为一个精明的消费者。

■了解金钱价值才会珍惜

庄素薇建议,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储蓄来买想要的东西,而不是直接买给他们,这样他们才更能体会金钱的价值。父母可以通过比较生动的方式给予支持,如“一对一”的资助方式。

兴业银行(RHB)零售主管黄颂宜表示,沟通是激发孩子储蓄的关键。父母可以派发特别的任务,当孩子完成时就给予他们钱财上的奖励,但这些钱必需放进扑满里作为储蓄。

她指出,储蓄和消费能力是直接挂钩的。如果孩子的储蓄不足以支付要买的东西,就让他们知道“你负担不起。”

如何灌输利息概念?

庄素薇建议父母和孩子开设联名户头后,经常带着他们一起到银行存零用钱,了解银行的基本运作。

要如何灌输孩子把零用钱存入银行后,可以得到“利息”的概念?小朋友不懂得复利的概念,因此向他们解释时越简单越好。

庄素薇以红包钱为例,深入浅出地向孩子解释。假设每年把200元红包钱存在扑满,10年后就有2000元。如果是在银行开户头,每年存入200元,年底时就可获得2元,10年之后至少有2020元。银行给予的额外20元或更多,就是利息。

父母可以借此告诉孩子:“扑满不会给你额外的钱,但是银行会,因此应该开设储蓄户头。”把零用钱存在银行,需要一段时间才会有收获。

黄颂宜建议进行类似“斯坦福棉花糖实验”(Stanford Marshmallow Experiment)的游戏,让孩子了解到等待就会有收获(如利息)。父母可以让孩子选择花掉手中的一元,或者选择收起来,等一段时间之后可以获得另外一元。

斯坦福棉花糖实验是斯坦福大学沃尔特·米歇尔博士(Walter Mischel),于1966年到1970年代初在幼儿园进行的一项心理学试验。小朋友可以选择一个奖励(如棉花糖),或者等待一段时间(通常是15分钟),便可得到双份的奖励。

研究发现,能持忍耐较长时间以获得更多奖励的小朋友,未来的人生表现通常会更好,包括学术成绩、身体素质和其他指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