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实习培育计划拨款将公布 企业愿派员工出国 年轻人才仍短缺

曾仪19岁时选择到欧圣集团设在中国厦门的养殖场实习,她目前是该集团的管理培训生,负责收集和分析养殖数据。(欧圣集团提供)
曾仪19岁时选择到欧圣集团设在中国厦门的养殖场实习,她目前是该集团的管理培训生,负责收集和分析养殖数据。(欧圣集团提供)

字体大小:

在新加坡朝全球企业枢纽迈进的背景下,拥有海外阅历的年轻人才储备将大有助益。新加坡企业欢迎政府提供更多资金援助,但这仍无法解决部分行业所面对的人才短缺问题。

在星期一出台的财政预算案中,新加坡财政部长王瑞杰宣布接下来将把本地和海外实习计划,统合为“国际化人才培育计划”(Global Ready Talent Programme)。

新加坡公司将工作经验不超过三年的年轻新加坡员工派驻到主要海外市场如中国、印度和东南亚时,可获得资助。若公司安排学生到海外实习,政府也将资助学生多达70%的每月实习津贴,详情会在接下来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贸工部预算开支时公布。

高级海鲜供应商欧圣集团(Oceanus Group)的养殖业务主要集中在中国。集团科技总监陈维龙指出,集团经营的海产养殖业在新加坡算是冷门行业,既便政府提供资金,公司找不到人选送出国也是一大问题。

陈维龙形容,适合派驻海外的年轻员工“可遇不可求”。他说:“公司很希望能招揽到本地人才,这也是我们大力支持实习计划的原因。以公司作为平台,让本地年轻人到海外接触养殖业,若他们感兴趣则可加入这个行业。”

年轻毕业生越来越向往外派

与2014年相比,选择派驻国外的星展集团员工数量翻倍,去年共有60名员工到海外工作。集团新加坡人力资源主管潘翠玲指出,年轻毕业生越来越向往到国外工作,因为他们逐渐意识到拥有海外工作经验能为事业增值。

潘翠玲认为,新计划适时推出,可为下一代员工和本地企业制造双赢。她说,海外阅历能拓展年轻员工对行业、企业和客户群的了解,返国后也能争取到更具挑战和策略性的工作。

有助了解各地文化差异 熟悉经商交际方式

华侨银行集团过去五年外派接近60名员工,分别到香港、马来西亚和中国市场。集团人才资源部副总裁刘淑贞说:“随着业务愈趋全球化,了解各地文化的细微差异和做生意打交道的方式,对企业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她指出,拥有海外工作经验的员工,有助于银行在全球运作,更重要的是,在全球业务扩张之际,他们将处于抓住商机的有利位置。

凯德集团首席人力官陈成才透露,凯德外派的主要市场包括中国、越南、法国和英国,工作范围包括业务发展、营销和投资管理等。他指出,作为业务范围跨越30多个国家的房地产企业,拥有多元的人才储备对扩展凯德集团的全球业务至关重要。

他认为,新计划可让集团为年轻人才提供更多国际工作经验,让事业站稳脚步。

理工毕业生:海外实习训练自己独立

修读海洋科学与水产养殖课程的曾仪(21岁),实习经验与别人有很大的不同。她在中国福建的养殖场里挥汗照顾鲍鱼苗,如今是公司派驻福建的管理培训生。

曾仪在共和理工学院修读三年级课程时,选择欧圣集团的海外实习工作,在距离福建厦门一个半小时车程的小镇佛昙待了五个月。欧圣集团在当地设有四个养殖场,总面积有七八百亩(介于46公顷至53公顷),现有约6000个养殖箱。

福建养殖业更依赖人力 能多吸取老员工经验

曾仪受访时说:“实习经验让我大开眼界,整个过程很有趣,还可以见识到福建的养殖方式。”她指出,新加坡的养殖场碍于土地有限,多采用高科技辅助,而佛昙的养殖场依赖人力,她从当地员工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经验。

她举例说,一名员工负责30至50个养殖箱,而养殖箱需要定期换水和清洗,员工会算准放水和清洗时间,一边清洗两个养殖箱一边等另外两个养殖箱放水,以节省时间。

养殖鲍鱼是个力气活,曾仪得跳进1.5米高的养殖箱里,逐个移动重达三公斤的砖块,让鲍鱼在白天可以藏身其中。她每天跟在员工后头跑,从一知半解到学会清洗养殖箱、换水和为鲍鱼产卵做好准备等。

曾仪认为,相比新加坡,海外实习的学习曲线更高,在增广见闻的同时开拓人生视野。她说:“当你人在国外时会感到寂寞、压力,感觉什么事都不顺心,但这也是一个训练自己独立,更快适应新环境,鞭策自己努力学习的机会。”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