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始于一段感情的建立。就像这段人与大象之间的深厚感情。

但在新加坡,一件别具意义的事情正在悄然发生。而这,或许能带来希望。

超过4万0个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数据,这是全球面临绝种威胁的动植物物种数量。

赞助企划

不再驯服而是理解动物
——万态保育集团的蜕变之路

从与猩猩共进早餐,到采用“保护接触”方式照护大象,万态保育集团不断聚焦动物福利与保育工作

曾伟婷/文
韩宝镇/译

那是2005年一个正在下雨的下午,他们待在室内。沙拉瓦南·埃兰科文(Saravanan Elangkovan)坐在一张小凳上,这时,一头体重2885公斤的斯里兰卡母象珂玛丽(Komali)慢悠悠地走了过来,高高地耸立在他面前。

这是一种类似大象保护幼象时的举动。

那一刻,是人与动物关系之间的一次突破:一座信任之桥终于搭建起来。它并不是听从了什么指令或者受到任何暗示,而只是单纯地选择靠近他、陪伴他。

他们自1997年开始相处,但他们最初的关系并没有如此亲密。

沙拉瓦南初次接触珂玛丽时只是初级动物管理员,年为21岁。他回忆说:“它以前几乎每天都让我提心吊胆。”

换算成大象年龄,珂玛丽当时大约55岁,正展现出强势的性格。它小时候从斯里兰卡的德希瓦拉动物园被带到新加坡。

“每次我从它身边走过,它都会盯着我看。然后它的耳朵就会向后缩;等你靠近些,它就开始踢脚。”

Elephant standing, full body, green background.

当时的大象管理是以主导和服从的关系为基础:管理员必须处于主导地位,即态度强硬、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才能训练大象,赢得它们的尊重。

“珂玛丽真的很难搞。”现年49岁、万态保育集团动物护理营运总监沙拉瓦南说:“它性子很强,头五年真的不容易。”

对沙拉瓦南而言,那个午后一场雨,像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一段不是以谁主导为前提,而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之上的关系。

这也反映了万态保育集团更广泛的一项转变,即重新思考所有动物的照护方式,以及现代动物园的理想追求:不仅是提升动物护理水平,也推动野生动物保育工作。

照护动物新做法

如今,在万态保育集团旗下的野生动物园区,动物照护工作更注重它们的行为与身心健康。

集团旗下共有五个野生动物园区,分别是新加坡动物园 (Singapore Zoo)、夜间野生动物园(Night Safari)、河川生态园(River Wonders)、新加坡飞禽公园(Bird Paradise),以及于2025年3月开幕的亚洲雨林探险园(Rainforest Wild Asia)。

A large zoo exhibit with high rock walls, green water, two rope bridges, and dense foliage.

亚洲雨林探险园是万态保育集团打造的探险主题公园,带领游客穿越东南亚雨林地貌,同时展现本区域的保育工作。

在万态野生动物世界,访客可以观赏约2万1000只动物,漫步在全长3.3公里的公众步道,入住热带雨林度假村,不久后还可体验以大自然为主题的室内展区。

为何将一切集中于此?这是万态野生动物世界整体转型的一部分。

万态保育集团总裁巴克莱(Mike Barclay)指出,这么做能提升关键资源的运用效率,包括鸟类与动物医院内的专用设备、检疫设施等,同时让访客的游园体验更加顺畅、连贯。

在与股东淡马锡策划了一年后,万态保育集团于2023年展开迁移工作,把横跨400个物种、共约3500只飞禽迁移到新地点。整个过程历时约四个月,鸟儿通过铺有软垫的运输箱和冷气货车安全送达。

新加坡动物园和裕廊飞禽公园早在1974年淡马锡成立时,便已纳入淡马锡这家总部设于新加坡的投资机构的初始投资组合当中。

淡马锡投资组合发展部总监张慧卿表示,当初淡马锡受邀重新构想万态野生动物世界现有园区旁的土地用途时,便看到了进一步发扬万态保育集团在自然主题景点方面的开创精神和良好声誉。

淡马锡希望借此机会,打造一个既环保又具财务可持续性的自然旅游胜地,让人们能够亲近自然和野生动物。

这一项目也成为淡马锡与万态保育集团合作中最具规模的项目之一:将占地126公顷、相当于170多个足球场大小的区域,打造成一个融合自然与野生动物元素的综合目的地。

淡马锡为此特别组建团队,开展消费者研究、咨询相关领域专家,并与利益相关方深入交流,逐步落实这个可“重塑行业格局”的愿景。

张慧卿说:“我们打造的不只是一个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胜地,更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加强野生动物与生物多样性的保育工作,体现淡马锡为后代打造可持续未来的更宏大的使命。”

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财政年度,万态保育集团共接待443万访客人次,较前一年度增长54%。其中,新加坡飞禽公园吸引了约100万人次参观。

万态保育集团为自资运营机构,全年营收达1亿9400万新元,其中约70%来自门票及园区游览设施。

“淡马锡投资组合公司从本土企业成长为区域和全球领导者的历程,彰显了新加坡开拓进取的精神,以及坚韧不拔、大胆创新和高瞻远瞩的基因。

作为活跃的股东,淡马锡与它们紧密合作提升股东价值,在增强竞争优势、创造可持续长期回报的同时,也为人们和社群带来意义深远的改变——延延世代,欣欣向荣。”

——淡马锡控股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长狄澜(Dilhan Pillay)

《本土基因.国际异彩》系列展示淡马锡本地投资组合公司如何持续发挥创新与增长精神,并在国际舞台上脱颖而出。

本系列将深入探讨淡马锡作为资产管护者,如何与投资组合公司紧密合作,创造长期价值、推动可持续发展,并为人们与社群带来深远影响。

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采用“保护接触”方式,即饲养员与大象等大型动物之间设有防护栏。动物不再被要求做表演动作,而管理员也会通过食物奖励和赞扬,引导它们主动配合健康检查。

这与动物园早期的阿明时代形成鲜明对比。阿明是一只深受访客喜爱的红毛猩猩,以与访客共进早餐而闻名。从1982年到2005年左右,访客可以与这只性情温驯的猩猩一起用餐。阿明于2008年去世。

An orangutan sits by a fruit basket covered with a spotted cloth, near a "Jungle Breakfast" sign.

阿明是一只深受访客喜爱的红毛猩猩,以与访客共进早餐而闻名,并于1992年成为首只也是唯一获得“特别旅游大使奖”的动物。

万态保育集团总裁巴克莱表示:“多年来,我们在安排动物亮相的活动和节目方面,进行了重大转变。”

他说:“过去,像许多动物园一样,我们的一些节目包括让动物做表演动作,这是当时的普遍做法。但随着我们对动物福利的认识不断加深,我们有意识地做出了改变。”

沙拉瓦南表示,如今动物可以自由决定何时以及如何与人互动,这种自主性让它们能更自然地表现自己。

万态保育集团总裁巴克莱表示,随着对动物福利的认识不断加深,该集团在安排动物亮相的活动和节目方面,进行了重大转变。

这种转变的核心,是“动物福利五大领域”理念:营养、环境、健康、行为和心理状态。

万态保育集团自2016年起采用这一框架。巴克莱表示,它为“良好的动物福利提供了完整的定义”。不仅要确保动物身体健康,也要鼓励它们展现自然行为。

如何看动物过得好不好?

“动物福利五大领域” 是一项国际通用框架,评估动物的健康状况,不仅关注身体状况,也重视情绪反应。万态保育集团正是依据这项框架,为园区内的动物提供日常照护。

这一理念也延伸到喂食方式上。过去,大象如珂玛丽主要由访客喂食水果,如今这些水果只是偶尔当做奖励,它们的主食则是种类繁多的蔬菜和干粮,例如干草。

珂玛丽和它的好朋友嘉蒂(Jati)似乎对新菜单很满意。《海峡时报》采访沙拉瓦南时,这两头大象正用鼻子温柔地从访客手中取走高丽菜。

为了鼓励动物活动与觅食,园区也设置了自动喂食器,在栖息地不同位置投放食物。沙拉瓦南指出,喂食时间也会调整变化,以减少诸如踱步等“期待性行为”,避免影响动物的身心健康。

在动物园以外推动保育工作

更广泛的目标不仅是提升动物福利,也包括野生动物保育和公众教育,而这些努力也延伸到幕后。

0个

万态保育集团参与的国际繁殖计划数量,包括如黑犀鸟和马来熊等受威胁物种的繁殖项目。

沙拉瓦南负责与世界各地的动物园协调动物转移和繁育计划,其中包括东南亚动物园暨水族馆协会(Seaza)和欧洲动物园与水族馆协会 (EAZA)。

透过旗下动物园,万态保育集团致力于打造具影响力的野生动物体验,吸引访客并提升保育意识。

与此同时,旗下保育机构万态自然(Mandai Nature)作为淡马锡信托非营利生态体系的一部分,则与各方合作,在东南亚推动原栖地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这些合作伙伴包括保育专家、非政府组织、教育机构以及当地社区。

Monochrome photo: Four penguins on a snowy exhibit with a wooden fence in the background.

1971

裕廊飞禽公园(现为新加坡飞禽公园)于1月开幕,园内栖息着逾400个物种、超过5000只鸟类,是当时亚洲规模最大的飞禽公园。

生态与动物园区发展历程

万态野生动物集团会将部分营收拨给万态自然。在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财年中,万态自然为生物多样性保育投入逾450万元。

其中一项成果是罗特岛蛇颈龟。这个濒临绝种的物种一度被认为已在野外灭绝。2015年,新加坡引进了23只罗特岛蛇颈龟,建立起“保种群”,作为作为保育用途的种群。

Small turtle on a wet rock, green plants in background.

2021年,在新加坡动物园繁殖的罗特岛蛇颈龟,通过一项由万态保育集团和万态自然、印度尼西亚政府与“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印度尼西亚”计划(WCS Indonesia)共同推动的计划,被送回印尼罗特岛的保育繁殖中心。到了2023年,这些龟已开始筑巢产卵。

巴克莱说:“通过在自然栖息地保护野生动物,并在我们的动物园内为这些物种提供安全保障网,我们共同努力,确保它们在野外和人类照护下都能存活下来。”

万态自然在亚洲各地支持的保育项目数量

超过0项

万态保育集团的园区也作为研究与培训中心,协助培养兽医和动物护理方面的专业能力。

通过在自然栖息地保护野生动物,并在我们的动物园内为这些物种提供安全保障网,我们共同努力,确保它们在野外和人类照护下都能存活下来。

万态保育集团总裁巴克莱

珂玛丽或许并不是在“五大福利领域”概念下成长的动物,但它始终保有自己的天性,也因此让人们对动物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如今的年轻饲养员,是否也能像沙拉瓦南那样,与珂玛丽建立起那种近距离接触的深厚情感?

这名育有三个儿子的父亲说:“归根结底,在于你如何表达你的爱。” 他补充说,动物的感觉非常敏锐。如果它们察觉你情绪低落,还会尝试逗你开心。

每当沙拉瓦南探访珂玛丽和嘉蒂时,它们仍会把鼻子伸向他,耳朵轻拍,胸口发出低沉的咕哝声。这并不是在讨食,而是在向一个熟悉的朋友打招呼。

A man extends his hand to an elephant's trunk in water, with another elephant behind it.

沙拉瓦南感慨地说:“那是长达28年的感情。”

他们之间的情感连结,正体现出现代动物园的发展方向:关爱与保育始于关系的建立——人与动物、人与人,以及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巴克莱表示:“我们欢迎来自新加坡以及世界各地的数以百万的访客,但我们真正的目标,是启发大众与野生动物之间更深层的情感连结,以及更坚定的保育承诺。”

他补充:“当人们产生情感连结,就更容易投入关怀,而当他们关心,自然就有可能带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