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察:近10年最大沙尘暴 带来了什么警示?

北京3月15日遭到10年来最强的一次沙尘暴袭击,令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所面对的挑战再度成为关注焦点。图为北京街头一名在沙尘暴中骑车出行的路人。(法新社)
北京3月15日遭到10年来最强的一次沙尘暴袭击,令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所面对的挑战再度成为关注焦点。图为北京街头一名在沙尘暴中骑车出行的路人。(法新社)

字体大小:

北京、内蒙古等地今天(3月15日)遭受近10年来最大的一次沙尘暴。许多人早上醒来,发现窗外风沙蔽日的景象既陌生又熟悉。

陌生,是因为中国的沙尘治理逐渐取得成效,北京近年来的沙尘日数明显下降。熟悉,则是因为沙尘暴曾长期困扰北京、甘肃、内蒙古等北方地区。

在这次沙尘暴的起源地蒙古,极端的恶劣天气更是已导致六人死亡,80多人失踪。

而面对黄沙漫天的情景,中国网民则纷纷上网留言,表示已有多年没看到这样的景象,同时自嘲今早的情况仿佛置身于科幻电影场景中。

20210315_m_sha_chen_bao_di_tu__Large.jpg
3月15日沙尘暴的影响范围。(中国气象台)

沙尘暴的治理情况

沙尘暴是中国北方春天常出现的天气。曾有网民戏谑,称南方的二月春风似剪刀,北方的春风是“青龙偃月刀”。

新华社2019年曾引用北京观象台沙尘数据,指出北京沙尘最严重的时期是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春季沙尘日数平均多达26天。

到了60年代至80年代,沙尘日数有所下降,在10至20天之间波动。90年代以后至21世纪初,沙尘日数明显下降,在五至七天左右。

2010年以后,北京平均沙尘日数在三天左右,京津冀沙尘暴频率降至每年0.1天。

另一组来自中国天气网的数据显示,上世纪60年代中国强沙尘暴天气过程约为48次;2000年至2009年,这一数字减至21次;2010年至2019年,中国出现强沙尘暴天气过程仅有11次。

这些数据都显示,中国的沙尘暴问题从上个世纪至今,其实在逐步缓和。

部分原因或许是在于中国政府从1978年开始在西北、华北、东北三地兴建森林带,形成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的万里风沙带。这不仅减缓日益加速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进程,同时也阻挡了沙尘暴侵袭京津冀等地。

20210315_m_bei_fang_fang_sha_dai_-xin_hua_she__Large.jpg
北方防沙带在中国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地理位置。(新华社)

为何“十年罕见”?

那么为什么今年的沙尘暴来得如此猛烈?

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主任张碧辉今天向新华网解释,这是因为最近一段时间中国西北和蒙古等地气温偏高,降水较少,地表条件非常有利于沙尘天气发生。同时,受较强蒙古气旋影响,中国西北、华北、东北都出现大风天气,为沙尘暴提供非常好的热力和动力条件。

张碧辉分析,本轮沙尘暴不仅强度大,而且影响范围非常广,现已波及西北及华北地区。

同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小曳向《中国新闻周刊》分析,由于蒙古气旋太强,这次的沙尘暴已经产生一个超强的、大范围的“亚洲沙尘暴”,将影响亚洲多国。

他也指出,风的强弱基本上有20至30年的周期,2002年北京曾出大的沙尘暴,此后风一直处于变弱的过程中。因此,张小曳认为中国目前或进入一新的强风周期,未来将出现沙尘暴新的活跃周期。

20210315_m_sha_chen_bao__Large.jpg
专家认为中国未来或将进入沙尘暴新的活跃周期。图为3月15日笼罩在沙尘暴中的北京CBD。(读者提供)

生态环境治理 道阻且长

这次的沙尘暴除了影响内蒙古、北京等地,甘肃、陕西等也都是重灾区。

今年1月,甘肃敦煌曾被官媒踢爆生态防护林遭遇大面积“剃光头”式砍伐,林地被用来种植葡萄,令敦煌防沙的最后屏障几近失守。事件调查结果还未出炉,万亩防护林如果真被砍伐,将加剧当地沙漠化风险,给当地制造一场生态灾难。事件引起中央重视,生态环境部也派副部长实地调查。

而就在上周,中国生态环境部长黄润秋亲自带队突击检查唐山的钢铁企业时,发现在该市已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的情况下,仍有四家钢铁企业高负荷生产,并造假生产记录。这四家企业过后被行政处罚,相关负责人也被拘留

上述案例都凸显出中国在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方面所面对的挑战,其中既涉及环保与经济的拔河,也涉及中央与地方步调是否一致的问题。

必须承认,高层对于环境治理方面的问题非常重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9月22日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全国两会上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提到,要深入开展污染防治行动、持续改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完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这都是在为未来中国环境治理明确方向。

然而,如果地方政府或企业对于中央的要求充耳不闻或阳奉阴违,生态环境的治理依然会让位给经济数字。

今天的沙尘暴正如一个恰好出现的警醒,中国的生态环境治理虽然已有小成,但依然道阻且长。

20210315_m_sha_chen_bao_3-xh_Large.jpg
中国的生态环境治理虽然已有小成,但依然道阻且长。图为3月15日北京街头戴口罩防风沙的行人。(新华社)

答案在风中飘荡

更值得注意的是,沙尘暴等极端天气不分国界,影响的并非只是一个省或一个国家。 正如这次的沙尘暴,虽然如中国专家所说,源于蒙古戈壁沙漠及内蒙古的沙漠, 但最终影响的包括蒙古、中国、韩国等众多亚洲国家。

这意味着如果在未来要有效控制或预防类似极端天气,中国更需要在区域内起到领头作用,与其他国家分享、推广自己在环境治理的成功经验,从源头上防控问题。

这不仅帮助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也具有更大的政治意义,能够向世界证明中国有能力及意愿与其他国家携手,克服共同面对的问题,为全球的发展与稳定做出看得见的贡献。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