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工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指出,当局希望了解邻里业者面对的挑战、需要哪些辅助措施,并与个别商联会合作为邻里企业注入活力。
最贴近民生的邻里商店现今也得赶上数码化潮流,最新推出的数码化与生产力顾问课程,将协助邻里商家网罗线上和线下商机。
新加坡零售管理学院和新加坡生产力中心合作推出的数码化与生产力顾问课程,将提升两家机构现有顾问的数码化能力。
这个课程的首个合作伙伴是邻里企业中心,三方将携手深入研究如何提升邻里商家在网上的能见度。
新加坡零售管理学院、新加坡生产力中心和邻里企业中心,昨天(6月4日)在贸工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见证下签署备忘录,在接下来两年培训约100名数码化和生产力顾问以及20名导师,带领邻里企业朝数码化转型。
在完成课程后,顾问可把数码商业知识传授给邻里商家,例如在国内外的电商平台设立销售点、整合与分析线上和线下的购物趋势等。培训课程为期四个月,除了在课堂上课,顾问也会到一些零售企业进行在职培训和在实际环境中实践所学所知。首批20名顾问将在今年7月开始上课,培训内容包括数码营销、管理不同电商平台和网络保安等。
我国24个市镇各有不同的邻里环境,新加坡全国商联总会今年3月设立的邻里企业中心,旨在打造具有特色的邻里商场,而该中心的第一炮选定宏茂桥和勿洛,在这两个邻里社区打造不同的零售概念。
徐芳达昨天走访宏茂桥市镇中心,参观“彩绘宏茂桥”项目的壁画和3D立体画作,并与附近商家交流。
徐芳达指出,邻里商店在许多本地人心中有特殊地位,大部分人都希望保留邻里企业,以继续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和产品。他补充,政府将与全国商联总会和其他地区的商联会合作,提升邻里企业的吸引力。
他指出,当局希望在宏茂桥和勿洛这两个试验地点,了解邻里业者面对的挑战、需要哪些辅助措施,并与个别商联会合作为邻里企业注入活力。他说:“我们率先在宏茂桥和勿洛展开计划,但不限于这两个社区。若试验计划成功,希望其他社区主动与我们合作。”
邻里商家应走出舒适圈
新加坡零售管理学院主任王慧菁认为,不少邻里商家的顾客多是附近居民,但现在很多人转向网购,在顾客群没有持续增长的情况下,邻里商家不应留在舒适圈,反而应该采取行动争取能见度。她说:“现在人人都会上网查阅其他人对商家的评价,以找到更优惠的价格或折扣,但当你搜寻一些邻里商家时,却完全找不到他们的资料。”
王慧菁指出,走向数码化也能帮助企业拓展网络销售平台,带动销售额。
实体店能提高信誉保障
宏茂桥五谷杂粮商店整合看似一盘散沙的网络经营策略,以系统化方式提升店铺能见度。
六七个月前开始在宏茂桥6道经营五谷杂粮商店的何红英(40岁),最早在2016年于国内外多个电商平台售卖中药材保健美妆产品。她受访时透露,在累积了一定客户群后,她发现网络商家良莠不齐,在越来越多人担心网购商品品质的情况下,设立实体店让顾客眼见为凭,才能提高信誉保障。
设立实体店后要如何引进人潮?何红英说:“我们有为网购顾客提供送货服务,也会赠送购物券鼓励顾客到店里来拿货。店里的大部分商品都没在网上售卖,当顾客来到店里时,还能带动店里的生意。”
她指出,尽管她对电商不陌生,但却不了解搜索引擎或社交媒体的营销策略,最近在宏茂桥区商联会帮助下,才成功将实体店地址、营业时间等资料放上搜索引擎。她说:“我们自己架构的资料零散,始终不专业,需要有人协助才能打造更全面的网络策略。”
何红英透露,她目前正在研发自家品牌的中草药保养品,等到推出市场时希望能借助网络宣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