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当益壮93岁裁缝师 7-11不停缝制峇迪装

(左)洪甘祥虽然已经92岁,穿针也不需要戴眼镜。(右)小儿子洪联通目前帮父亲打理生意,洪甘祥在店里更离不开缝纫机。
(左)洪甘祥虽然已经92岁,穿针也不需要戴眼镜。(右)小儿子洪联通目前帮父亲打理生意,洪甘祥在店里更离不开缝纫机。

字体大小:

年届93岁高龄,一般人或许已经老态龙钟,如果还能自理,应该算是老天爷对老人家的一大保佑。对93岁的洪甘祥而言,生活不进则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他生活的最大动力。简单乐活的他,在缝纫机前坐了大半辈子之后,如今依旧坚持一针一线,从早到晚,继续缝织自己的峇迪人生……

不需戴眼镜就能针孔穿线

年轻时自学如何缝制印尼峇迪服装,93岁高龄师傅不用戴老花眼镜,针线一穿就过,店里各款各式的连身裙、围裙、枕头套等,都是由他一针一线亲手完成的作品。

每天清晨6时起床洗刷,洪甘祥(93岁)泡杯麦片喝后,近7时就坐在家中的缝纫机前开工,早上8时许出门吃个早餐,接着前往荷兰路购物中心三楼的店铺。

店里也有一台用了38年的缝纫机,洪甘祥拿起布料开始缝制,生意上的日常运作则交由小儿子洪联通(49岁)打理。傍晚6时许他回家洗澡,然后继续和缝纫机“为伍”,直到晚上11点多收工睡觉。

“伟莉峇迪服装”1978年开业以来,转眼过去40年光景,成为本地仅有由华人运营的印尼峇迪服装专卖店。

提及店里琳琅满目的连身裙、长裤,洪甘祥面带自豪地说,这些都是由他亲手缝制的,而且他从未拜师,全凭自学和经验精益求精。

他分享说,由于款式不同,缝制起来比较多工的是无袖连身裙、浴袍等,每件要花上一个多小时。如果是裹身裙这类比较简单的,他一天就可以缝制10件。

不得不由衷赞叹的是,洪甘祥既没有近视,也从来不须要佩戴老花眼镜,就能够沉稳地把线穿过细小的针孔,还能用缝纫机车出整齐的边缘走线,不会眼朦或手抖。

他说,右手拇指因为长期握剪刀的关系,10多年前出现关节变形,但裁缝手艺却是越来越进步。“店里的剪刀、长尺等用具都是几十年的老古董了,只要还能用,我也不舍得丢掉。”

不惜拆开成品

研究如何缝制
 

从夜市摆摊到租店做生意,老师傅对印尼峇迪情有独钟,为学裁缝不惜把成品拆开来研究。

洪甘祥在新加坡出世,但他在5岁时被外公带回中国福建住,结果抗日战争期间烽火连天,他年仅14岁就得为了养家,每天上山砍树、耕田,生活非常艰辛。

战争结束后,他在1946年回来本地一家团聚,开始帮忙经营二手服装买卖的父亲,并从中发掘出对印尼峇迪布料的喜爱。

他说,父亲去世后他就接过存货当起夜市流动摊贩,有次突发奇想利用峇迪布料缝制为摊位遮雨的布,结果越学越多花样。“我甚至拆开原本要拿来买的成品,只为研究里头的做工和针线。”

洪甘祥的记性非常好,谈起陈年往事还能准确地想起年份,而且店里布料的款式多不胜数,他总能记得每款布料摆放的位置,是名副其实的老当益壮。

裁缝手艺恐失传

老师傅多年来从未休息,就算是动手术切除肿瘤,休息一周又再继续缝制衣服。

洪甘祥和妻子育有五男四女,早年妻子每天都会陪他一起来看店,但她在2006年因为肺部疾病而过世。

小儿子原本在国外工作,2013年决定回来帮父亲打理生意,而大女儿和二儿子也租下隔壁店铺,售卖不同类型的印尼峇迪服装。

但洪甘祥自学多年的裁缝手艺,儿女们都没有兴趣学,因此恐怕会就此失传。

他说,这些年来从没想过休息,就算是2003年因为大肠发现肿瘤须动手术,医生让他在家休息一个月,他在一周过后就已重拾缝制工作。

“我已经习惯每天缝衣服,无法忍受在家里没有事情做。”

顾客包括政商名人

服装店的顾客包括政界和商界名人,店里最贵的布料有近80年历史,要价2500元。

洪联通指出,90年代是峇迪服装行业的鼎盛时期,如今已不再那么受欢迎,生意至少下跌50%。早年因为店租的问题,父亲曾在2012年忍痛关店,但他依旧喜欢每天缝衣服,所幸2013年2月业主肯减租,店铺得以重新开业。

他介绍说,目前店铺的主要客源是慕名而来的政界和商界名人,包括前总统陈庆炎的夫人徐美娟和总理夫人何晶。“他们在出席一些外交场合时,会准备一套峇迪服装。”

自从洪联通加入以来,他着手开拓供应商的来源,让店里的布料产品更多元化,也迎合不同顾客的需求。

店里布料和服装的价格介于15元到2500元之间,最贵的古董布料是1940年产自爪哇拉森(Lasem),因其精细的手工和色调,主要是供收藏家买来欣赏。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