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早报喜——新年特备2018

爱上捏面团 夫妻档挑战传统手艺

字体大小:

时代进步,人们讲求速度快,花样多,所以即使是传统节日如农历新年的市场上,看到的大多是机器制造的年货,手工物品少之又少。不过,本地还是有人坚守传统手艺的岗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双手做手艺,与速食时代反其道而行。

《联合早报》采访了两组传统手艺达人,请他们谈谈自己和该传统手艺的渊源与情感。

在一些新年市集上,偶尔会看到角落里坐了一个人,他不像其他摊贩一样大声吆喝吸引顾客,反而低着头,蹙着眉,手拿竹刀这里一笔那里一画,顷刻之间,一撮面团已然变成一件艺术品。捏面人就是这样一个无需嚷嚷叫卖就能吸引路人驻足的传统艺术。

黄才喜(67岁,电脑技术人员)和林仁叶(63岁,茶水间管理员)是本地的捏面人夫妻档。两人约十年前逛街时看到一位正在捏面的妇女,林仁叶就对此产生兴趣,买来面粉和糯米粉,自己在家捏起面人来。

面塑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间手艺,林仁叶就是喜欢这点。“每样最新的东西都是从最古老的东西演变过来的,不可能无中生有的。所以我会追求它的开始,喜欢咯。最新最新的东西,我看我都没有这个能力了。”

后来,她发现这门手艺在许多活动上是有市场的,为了赚点外快所以决定专研下去。不过,当时她没有老师,全靠自己摸索。

黄才喜说:“东找西找咯,看电脑……开始做可能没有这么好,参考啦,各方面,一直进步一直提升上来,开始是比较差。”

林仁叶回想自己接的第一场活动,恰逢猪年,她在几小时内不断地捏出各种造型的猪仔。她笑说,活动结束后,主办单位还挑战她,下次要捏其他造型的面塑。

“害我回到家,捏到我的腰要断耶!哈哈!我又不甘愿,为什么不可以(捏出来)呢?一直研究。”

不过,林仁叶是有艺术天分的。无师自通的她熟悉了这门艺术后,大多时候只要看着平面图,尝试一两次就可以捏出造型逼真的面塑。也因此,她接的生意越来越多,最后发现自己一人无法承接这么多工作,把先生也拉进来一起捏,没想到黄才喜也感兴趣,于是有了“狮城面粉公仔”捏面人夫妻档。

在可爱面塑的背后是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准备过程。两人的分工为,黄才喜调配并蒸面团,林仁叶负责揉面。不过,问他们面粉、糯米粉和水的比例为何,面团蒸好后需要搓几次才可以使用,得到的答案都是一句:不一定。全是靠感觉以及多年累积下来的经验。

面塑的面团得搓至少两轮,第一轮是刚蒸好后,得搓得面团有劲;第二轮是加了颜料以后,得搓的颜色均匀。

林仁叶说:“搓这种面团蛮辛苦的(黄才喜附和道:相当累!),手会坏,手指会坏,根和筋会伤到。我要求颜色严密一点就会辛苦一点啦,如果你随便一点,就没有这么伤咯,个人的要求。”

面团准备好后,下一步就开始捏了。两人坦言刚开始是“失败比成功的时候多”。林仁叶笑到:“开始我们出去做街头表演的时候就说,我们要出去找伯乐。”

她解释,有时自己捏了很喜欢的面塑,带到街头却无人问津。她拿出一只鼻子扁平的小狗面塑说,自己非常喜欢它,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看中?最后总结,当捏到自己喜欢,别人也喜欢的时候,就是成功了。

夫妻俩擅长捏卡通面塑,而且跟得上时代潮流。黄才喜说:“好像angry bird(愤怒鸟)出来,我们就做很多。一组有六七个角色,红色那只最受欢迎。”

林仁叶这时又好气又好笑地说:“这么好做又好卖的东西,他跟人家讲,没有了!心痛死我!他懒得搓,我没有练习,在旁边帮忙,帮他搓圆圆给他,”她边说边作出拍拍双手搓揉面团的动作,“人家说,uncle我要,他说没有了!”

黄才喜笑着回应:“现在不流行了。”

“对咯!要都没有了。那个最好赚的哦,圆圆的,哎哟!我也没有想到有这么多人喜欢,早知道我就搓、搓、搓,对吗?一只几块钱耶。我做的hello kitty啊什么,很慢的,也是赚一样钱。”虽说是在埋怨老伴,但说完两人又呵呵笑起来。

记者问,捏了十年,60多种造型中最喜欢什么?他们都说,最喜欢最新潮流的卡通,因为要“寻找刺激,做十二生肖都做到麻木了,好像炒冷饭”。

林仁叶说,街头表演时,有些年轻人会指定要他们做某一个卡通人物,她也乐于接受挑战。黄才喜同意:“捏面人的好处是这样,你可以很灵活地创作,可以发挥想象空间,只有面团才可以这样。”

林仁叶前几年因为揉面揉到手痛必须看中医针灸四次,黄才喜近年来视力也逐渐变差。既然如此为什么还坚持捏面人?林仁叶想了一想,还是那句话:“喜欢咯,舍不得放弃。”

如果你也喜欢这门传统艺术,2月10日和11日,当天下午3时到5时可到高文的心邻坊(Heartland Mall),看两人当场捏面人。

想看传统红彩师傅的坚持?请点击,传统红彩师傅:一针一线的坚持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