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总统纳丹逝世

最后致敬 告别纳丹

字体大小:

由公务员首长王文辉主持的国葬仪式气氛虽凝重,却不过度悲伤;七位宣读悼词者虽不舍纳丹这位前辈,却更希望颂扬纳丹的励志经历。

拖曳炮架上的前总统纳丹灵柩在礼仪专车引领下,昨天下午从国会大厦开往国大文化中心,这个他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为他92岁的圆满人生画上句点。

率先宣读悼词的李显龙总理称纳丹为“建国一代要员”和“伟大的新加坡之子”。他指出,纳丹历经最动荡的年代,见证了许多塑造国家历史的重大事件,“很多时候不仅仅是见证者,也是事件中的主角”,在建国历程中扮演着“重要且深具影响力的角色”。

李总理以四名恐怖分子在1974年骑劫渡轮拉裕号为例,描述事件凸显纳丹的过人胆识。时任安全与情报局局长的纳丹冒着生命危险,与另外12名官员和恐怖分子同乘日航班机到科威特,实际上是以自身的性命换取恐怖分子原本挟持的人质。

总理说:“这一代没多少人知道拉裕号事件,即使知道也可能无法真正体会纳丹先生与其他12人当时所做的决定有多么艰难。这需要胆量和道德勇气。”

纳丹先生的一生能给我们很多启发。他一直希望新加坡人,尤其是年轻一代,能从他的回忆录中领悟到“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意义。这是他一生的座右铭。

——李显龙总理

纳丹出任公职逾半个世纪,曾投入情报工作、社会服务、外交、媒体和学术领域,也曾在印度社群里扮演领导角色,并且一度借调到全国职工总会。纳丹协助职总成立劳工研究署(Labour Research Unit,职总行政与研究署前身),以帮助摆脱左倾工会势力的工会及其会员,为职总的茁壮成长打下牢固基础。

昨天较早时,盖上国旗的纳丹灵柩以25公里的时速缓缓行驶,经过数个对纳丹极具意义的地标,包括政府大厦这个他检阅过数个国庆庆典的地点;他当海员福利官时的办公室——浮尔顿大厦,即富丽敦酒店前身,以及在繁荣金融区内拔地而起,却让人忘不了其起步维艰的职总总部。

由公务员首长王文辉主持的国葬仪式气氛虽凝重,却不过度悲伤;七位宣读悼词者虽不舍纳丹这位前辈,却更希望颂扬纳丹的励志经历。如职总秘书长、总理公署部长陈振声所说,举行国葬仪式不是要对纳丹辞世表达哀伤,而是要赞颂他的一生,表彰他的贡献。

陈振声宣读悼词时忆述,健康欠佳的纳丹今年5月到职总,一针见血地询问与会者,他们“只是在领导工会,还是在从事职工运动”。因为在纳丹眼中,工运不单是要为工人谋福利,也要为国家“创造独特的竞争优势,让新加坡人民的生活不断改善,也让我们的下一代感到前途光明”。

就如你教导我们和你以身作则所展现的那样,如果我们充实地度过人生,充分发挥各自的天赋,就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共同实现新加坡梦。所谓新加坡梦,就是克服一切,成为主权国家,以身为新加坡人为豪,并把它延续下去。

——总理公署部长、职总秘书长陈振声

宣读悼词的其他五人也都分享他们与纳丹相处,如何受启迪的小故事及鲜为人知的轶事。巡回大使许通美畅谈纳丹如何敦促年轻外交官要勇敢捍卫新加坡利益;纳丹的老友、费法斯亚洲(Fairfax Asia)主席兼首席执行长拉玛三美·阿达潘(Ramaswamy Athappan)分享纳丹如何关心普罗大众;我国科威特非常驻大使再诺谈到他对马来回教社群的关心;公益金前主席、墨西哥非常驻大使蔡琼莹提起纳丹对社会服务的关注,而外交部另一位巡回大使哥比纳·比莱(Gopinath Pillai)则谈到纳丹怀抱多元种族多元宗教信念,对他人的宗教信仰特别包容。

国葬仪式开始时,主办方特地播出一首纳丹生前最喜爱的淡米尔语歌曲,歌曲曾令纳丹联想到多元种族和文化共同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纳丹是在星期一晚上9时48分与世长辞,享年92岁。他遗下妻子、一对儿女、两名外孙儿和一名外孙女。约1900人出席了国葬仪式,当中包括陈庆炎总统、内阁成员、国会议员和司法机构代表,当中也包括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的外国贵宾,以及超过40个国家的外交使节。另外,也有来自学校、基层组织、慈善和自助团体等各阶层的新加坡人。

纳丹家人低调致谢

低调的纳丹家人并没有在典礼上宣读悼词,而是通过广播感谢众人莅临现场。礼毕,葬礼曲号角响起,全体人员肃立默哀一分钟。坐在轮椅上的纳丹夫人乌米拉随后接受众人的祝福,离场前双手合十环视全场表示谢意,然后挥手与众人道别,场面感人。

国葬仪式之后,灵柩移往万礼火化场举行私人葬礼。

纳丹作风平民化,无论出席什么活动都会跟工作人员或公众等合照后才离开,哥比纳·比莱就相信新加坡至少一半的家庭,有一个成员曾与纳丹合照。

就算不曾与纳丹合照,许许多多的新加坡人相信早已把纳丹亲民的言行举动,在脑海中永久定格。

点击看视频:送别前总统纳丹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