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悦读@NLB

早报悦读@NLB线上讲座开播!苏章恺“歌台生命力强,故事将继续”

字体大小:

NLB_#34_20200703_苏章恺.jpg
苏章恺(左)以“舞榭歌台,前生今世”为题,与大家分享本地歌台的前生今世。讲座主持为华文媒体集团新闻中心副总编辑兼副刊主任胡文雁。(陈渊庄摄)

早报悦读@NLB”于上周五(7月3日)举行线上讲座,新马娱乐文史研究者苏章恺以“舞榭歌台,前生今世”为题,与大家分享本地歌台的前生今世。讲座主持人为华文媒体集团新闻中心副总编辑兼副刊主任胡文雁。

NLB_#34_20200703_苏章恺.jpg
苏章恺自认是个老灵魂,对本地娱乐文化历史尤其熟识,可以说是本地娱乐史活动百科。(陈渊庄摄)

本地歌台历史不乏资料

苏章恺说,由于他过去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庄雪芳、王沙、野峰等新加坡早期艺人,为了搜集他们三人的资料,从中也挖掘出很多歌台的资料,很自然地接触到本地的歌台文化。

他说,本地歌台历史并不乏资料,他也从中获益,例如老报人王振春的著作《新加坡歌台史话》,是新加坡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全面记录本地歌台,资料十分丰富的书。

另外如上官流云,他本身也是歌台的一分子,历年来所写有关歌台的文章散发在不同报章;又如关新艺著的《大马歌星总鉴》详细列出所有新马的歌台、歌台艺人及主持人等,有关新马歌台的资料也十分全面,这些资料都见证了歌台文化的发展历史。

NLB_#34_20200703_苏章恺.jpg
苏章恺手拿着关新艺的著作——《大马歌星总鉴》。(陈渊庄摄)

战前战后歌照唱舞照跳

苏章恺说,本地歌台文化可追溯至战前1920年代,那时许多中国歌舞团南来献艺,例如大家熟悉的前辈艺人白言,就在当年跟着歌舞团来到新加坡,战乱期间,一些艺人如白言选择留在新加坡落地生根,白言所属金星歌舞团及其他南来歌舞团的艺人,后来也成了歌台的表演艺人。

本地歌台最早开始于日本占领新加坡时期,从旧报纸的资料可以发现,当时已经有不少歌台出现,例如新世界体育馆歌台、新世界安娜歌台、愉园等舞榭歌台,这些歌台形成了新加坡最早的歌台文化雏形。

1945年新加坡光复以后,歌台更是相继出现,较为小规模的如大世界的银座音乐茶厅,银座歌台、大坡的南天天台歌台等。当时最有规模的本地歌台是由艺人杨佩云于1946年创办的仙乐歌台。1949年仙乐歌台三周年的时候,甚至出版了厚达100多页的纪念特刊,这本特刊也是本地歌台历史上第一本纪念特刊,这也可证明,当时仙乐歌台的实力。

NLB_#34_20200703_苏章恺.jpg
1950年代歌台的兴起,也促使一些小报及娱乐刊物例如《夜灯》《新周》和《艺海》等应运而生。(陈渊庄摄)

歌台文化第一个黄金时代

本地歌台文化第一个黄金时代是1950年代初韩战爆发的那几年,那时橡胶价格因战事大涨,新加坡经济一片大好,一些公司老板因为生意赚了钱,也想出来办歌台,造成新世界、大世界和快乐世界三个游艺场的歌台如雨后春荀般出现,当时的歌台就包括了香格里拉歌台、丽明歌台、桃花江歌台、大地歌台,以及较后来的新生歌台等,当时的艺人就有大家熟悉的庄雪芳、舒云、林丽、刘玲玲、陈美光、王沙、张莱莱等。

苏章恺说,当时的歌台不只是艺人献唱,而且还演戏,从表演节目及内容看,1950年代的新加坡歌台,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当时的歌台甚至上演许多古今名剧,例如《水淹金山寺》《打渔杀家》,以及曹禺的《日出》《雷雨》等名剧,因此吸引了很多知识分子前往观赏,观众中就包括了报人、学校校长、教师等文化人。

1950年代歌台的兴起,也促使一些小报及娱乐刊物例如《夜灯》《新周》《艺海》应运而生,《夜灯》就像当时很多小报一样,以报道歌台新闻为主。有趣的是,由于歌台文化的蓬勃发展,当时已有歌后选赛,从报章资料可以看到,早在1951年《夜灯》报社已主办了阵容庞大的“全马歌后选赛”。

另外,1950年代也出现了一些舞厅、音乐餐厅例如玫瑰音乐餐厅,这些音乐餐厅和坐落在游艺场的歌台又很不一样。

苏章恺特别提起1959年出现的新生歌台,这是本地歌台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歌台,也是歌台里程碑,新生歌台标榜提拔本地人才,从中带动本地的唱片事业,也促成了王沙、野峰的合作。但1960年代电视普及后,新生歌台终究也敌不过电视,最终撑不下去,结束了营业。

歌台模式一再变化

因为时代发展,歌台模式这些年来一再变化,到了1960年代面对电视威胁,又有了所谓的立体扩音歌台,强调音响效果,给观众听觉上的享受。另外又有电视传真歌台,在歌台上放映电视节目,再请歌星轮流驻唱。

由于面对电视的竞争,这时期又有了黄昏歌台,甚至出现午市歌台,这些歌台大多在7时天黑之前结束表演。

NLB_#34_20200703_苏章恺.jpg
苏章恺在线上讲座中分享早期歌台的一些经典照片,图片中的就是王沙野峰和梁志强登上旋音歌台的一幕。(陈渊庄摄)

到了1970年代,开始有了不固定在一个地方表演的“流动歌台”,和目前歌台模式很接近。谈到流动歌台,一定要提唐琥创办的凤凰流动歌台,曾在1970年代响当当的凤凰流动歌台,甚至将当时红极一时的歌星黄鹂“包”了下来,让黄鹂只在凤凰演出,不在其他歌台跑动。

受台湾影响,歌台走到1970年代末、80年代初,渐渐转型成歌剧院、歌厅的形式,本地突然出现了很多歌剧院,例如珍珠歌剧院、新加坡大歌厅、海燕歌剧院、万金、银星、豪华歌剧院等,大量聘请很多海外歌星来新加坡演唱。

与此同时,1980年代的歌台又有陈金浪、陈秋理两兄弟,到了后来还有了旋音歌台等。但歌台后来一度因为讲黄色笑话形成风气,而给人低俗的感觉。直到本地导演陈子谦拍了以歌台为题材的电影《881》,使到一些年轻人也对歌台文化产生了兴趣,这令歌台文化有了新契机,例如新一代歌台台主陈志伟这些年来就为歌台注入新活力。

NLB_#34_20200703_苏章恺.jpg
像不久前的《歌台直播秀》就把歌台搬上社交媒体,通过网络直播形式希望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让歌台故事继续讲下去。(视频截图)

苏章恺说,这些年来歌台出现在YouTube上,最近因为疫情的关系,歌台又进入了摄影棚、直播间,因此有了更多观众群。苏章恺说,由于歌台的草根性,它本身的生命力就很旺盛,他相信,歌台的故事将继续讲下去。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