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新知

陈恩:美国科技封锁将倒逼中国产业加速自主创新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恩认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中国与新加坡的国家级合作项目中新广州知识城,经十年建设,目前发展成效显著,外界已有“北有中关村,南有知识城”之说。(互联网)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恩认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中国与新加坡的国家级合作项目中新广州知识城,经十年建设,目前发展成效显著,外界已有“北有中关村,南有知识城”之说。(互联网)

字体大小:

美国等西方国家近年不断对中国高新科技企业施压,让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科技发展面临一定挑战,不过粤港澳大湾区内正加快协同创新,长期而言美国科技封锁将倒逼中国产业提速,激发企业自主创新。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广东产业发展与粤港澳台区域合作研究中心常务主任陈恩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体目标与重要方向是打造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里,明确提出大湾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一战略定位。

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要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应当有几方面内容:一是打造科技创新走廊,建立跨区域的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其中几个重要节点包括广州、东莞、深圳、香港、澳门等;二是在大湾区内形成几大科技集聚中心,包括广州科技集聚中心、东莞先进制造业集聚中心、深圳高科技产业集聚中心等。

此外,大湾区内要构建若干重要的创新合作平台与驱动板块,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协同发展,比如广州有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知识经济高地的中新广州知识城、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的南沙新区和自贸区等创新驱动板块等。

陈恩指出,大湾区内的创新驱动版块各有功能定位,比如中国与新加坡的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广州知识城,定位引领珠三角乃至大湾区的高水平开放,重点发展研发服务、创意产业、生命健康等八大支柱产业,经过十年建设,目前发展成效显著,外界已有“北有中关村,南有知识城”之说,这一项目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

关于大湾区内的城市互补,陈恩认为,香港、澳门以及九个大陆城市各有不可替代的比较优势,尽管香港近几年局势不稳定,但仍有其独特优势,例如在教育与科研等领域,大陆与香港的合作尚有很多空间,可合力共推大湾区的创新科技发展,深圳大疆创新就是“香港科研,内地转换“的典型与成功例子。

陈恩指出,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除广州与深圳外,大湾区内东莞、惠州、珠海、江门等市也有巨大发展潜力,近年相关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其中惠州按规划将打造七个主导产业鲜明的千亿级工业园区,未来的发展有不少想象空间。

谈及近年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对大湾区的影响,陈恩指出,美国等西方国家近年在高科技产业领域不断对中国施压,对大湾区内高新技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挑战,企业面临一定的困局与压力。不过,广东近年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经济发展亦具备一定基础, 具备应对困难突破封锁的底气。

他认为,中国正在不断扩大开放,与世界互利共赢,科技封锁只会倒逼企业自力更生,推动自主创新,粤港澳大湾区有信心全力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