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 95 · 长歌不散

敏锐视角捕捉历史瞬间

字体大小:

对摄影记者来说,比起拍摄历史场面的压力之重,身上扛着的沉重器材,都不算什么。然而每一次按下快门,存储历史的瞬间,是新闻摄影的专业训练,也是历史记录的关键环节,代代下来,重量不减。

新闻摄影记者的专业生涯,很多时候可以用一个个画面串连起来,仿佛组织成一条色彩斑斓的回忆长河。然而,尽管每一张拍下的照片都能给他们不同的生活感悟,一些捕捉的瞬间,明显比其他作品多些重量。

找《联合早报》退休摄影记者熊俊华(68岁)谈当年在新加坡海皇大厦拍汪辜会谈的经过,在电话中他先是犹豫了好一阵,然后说担心自己什么都记不起来。幸好一张拍得好的照片有唤醒沉睡记忆的作用,后来在一个小时的面谈中,他从照片里的那一张长桌和会议厅里满满的记者说起,分享了许多。

1993年4月27日,在海皇大厦的四楼会议厅,中国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隔着长桌,紧紧地握了手,相视而笑,开启了海峡两岸以和平方式处理台海关系的新篇章。

在现场听而不闻 视而又见

熊俊华说,那是两岸分隔40多年的首次接触,虽然与三年前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的会晤(习马会)相比,层级有些差别,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那次握手具有深层意义,也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退休前在编辑室,年轻同事都爱喊熊俊华“熊爷”,但当年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时,熊俊华还是个43岁的壮年,在他的摄影生涯中,也从未碰过这么大的历史场面。根据报道,会谈开始前,汪辜两人先是谈两岸京剧的名角掌故,让气氛缓和些,但这些谈话内容熊俊华却都是事后看报章才知道。

他笑说,做新闻摄影的,在重要场合,要做到“视而又见”,也要达到“听而不闻”的境界——不能被周遭的声音影响,全神贯注地取最好角度。

“我们不会去听他们说什么,也不敢去听。”

不过,熊俊华仍能记得200多名本地和外国记者挤在小小会议厅里的热闹氛围,不少记者在汪辜出现的时候鼓起掌来,两人握手后,大家也呼喊:“请看这边!再握一次手!”

熊俊华说:“摄影记者在一般场合是安静的观察者,我们不会太喧哗,但那次不一样,参与感很强烈。”

时间快进22年,2015年11月7日的习马会,聚集在香格里拉大酒店岛屿大厅的记者比汪辜会更多,但早报执行级摄影记者叶振忠(37岁)记得,两位领导人见面时,会场相当安静。

下午2时59分,习近平从右侧进场,马英九从左侧进场,81秒的握手,几乎只听到不断的快门声。两人离开后,在场的摄记都如释重负地舒了一口长气。

一些人会好奇,拍摄重要会晤场面,压力真的那么大?叶振忠透露,习马会前一晚就到酒店领记者证,隔天早上7时抵达会场时,已有30多名摄影记者在排队。“我们事前可以做很多准备,但现场的变数也不少,因此临场判断非常重要。我记得当时一名外国通讯社的摄影记者说,若这次拍不到,就等着被‘炒鱿鱼’。我们的任务就是这么‘重’。”

进入数码时代,摄影记者必须配合即时新闻让读者第一时间看到新闻照片,同时准备不同角度的照片,以搭配之后的跟进报道。

习马会隔天,早报摄影组的图片编辑就决定刊登叶振忠拍摄的另一张照片:照片中两位领导人双双离场,只看到他们的侧影,构图特别,光影交错,是华文媒体集团月份最佳新闻照片。

因为工作,摄影记者也变得更贴近时事。熊俊华坦言,自己在汪辜会谈前并不知道两人。有了那次经验后,1998年他出席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看到辜振甫与当时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握手,就马上按下快门捕捉这重要的一幕。之后一些通讯社由于没拍到这个画面,只好向早报索取。

熊俊华自豪地说:“那是另一次重要的握手。也因为我有拍汪辜会谈的经验,才能在现场觉察到那瞬间的意义。”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