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 95 · 长歌不散

特派员林展霆眼里 麻辣火锅般的重庆人与情

来之前一直听说重庆人热情豪爽,我到现在还不确定这是不是重庆人独有的素质,但习惯空巢生活的我确实常被陌生受访者的热情感动。在很多受访者面前,我无需客气圆滑打官腔,这一点,不善于应付严肃场面的我,尤其珍惜。——林展霆(现任重庆特派员)
来之前一直听说重庆人热情豪爽,我到现在还不确定这是不是重庆人独有的素质,但习惯空巢生活的我确实常被陌生受访者的热情感动。在很多受访者面前,我无需客气圆滑打官腔,这一点,不善于应付严肃场面的我,尤其珍惜。——林展霆(现任重庆特派员)

字体大小:

亲爱的爸妈:

派驻重庆一年多来,你们常问我在这里当个外国记者,是什么滋味?我想说,这是一趟让自己适应与接受孤单的旅程。

我没有同事,独自在家办公,这里也几乎没有外媒同行,做新闻很多时候是孤身作战。我不会忘记自己采访的第一篇长篇特写——关于重庆的裸泳滩。当时初来乍到,一个人沿着偏僻的江岸寻找裸泳者,好不容易找到裸泳大叔,却因为拿起手机拍照,才刚抵达就被大叔们破口大骂。

那段经历想起来有点不堪、有点滑稽,但“菜鸟特派员”独闯裸泳滩,无论如何都是一场磨练。因为独自窝在家不是办法,所以必须走到街头,在山城魔幻又充满生活感的街头寻找故事。相亲角大妈、挑着竹竿的棒棒、边境线上的打工族……因为只身一人,走入别人生活时,更需要学会沟通、信任,将自己交付于对方世界,哪怕是短暂几分钟。

孤单有时难熬,却也成就了我的特殊。外媒记者在重庆至今仍算“罕见物种”,除了我就只有一名日本记者。我想这是好事吧,每当我介绍自己为新加坡记者时,常有人愿意停下脚步说几句,甚至问问关于新加坡的二三事。“新加坡和重庆一样热吗?”哪怕只聊天气,我们对彼此就能产生话题,距离就拉近了一些。

来之前一直听说重庆人热情豪爽,我到现在还不确定这是不是重庆人独有的素质,但习惯空巢生活的我确实常被陌生受访者的热情感动。

我不会忘记采访过一名童模妈妈,花了她两小时不停思考与回答我的各种提问后,她没急着说拜拜,而是打起精神带着女儿请我到隔壁小吃馆吃了顿地道的麻辣锅,离开时送上一句:“来江北call我!” 在很多受访者面前,我无需客气圆滑打官腔,这一点,不善于应付严肃场面的我,尤其珍惜。

派驻重庆这段日子,正值新加坡与中国政府间第三个合作项目如火如荼开展之时,在新加坡人想象中,重庆开始有了更清晰的轮廓。一年半前有新加坡朋友问我:“重庆有西式咖啡吗?”,让我傻了眼。昨天,另一友人传来一篇题为“Chongqing - China’s newest It city” (重庆:中国最新的时髦城市)的英文文章,让我高兴的是,更多新加坡人看到了重庆“麻辣”以外的各种面向。

你们曾经问我,重庆新闻中读到的“内陆开放高地”等口号,是什么意思?口号本身可能听起来呆板,但在这座快速发展的直辖市,一个口号可让一个地方几个月内变了样。每几个月来一趟重庆的朋友问,朝天门怎么每次看起来都不太一样?是啊,凯德来福士广场越建越高,明年要竣工了。“老重庆”“新重庆”?界限已经模糊。

别担心,我在这里生活得挺好的。我是会抱怨重庆难找好吃的日本料理、不够国际化,但每次从京城出差回来,穿过狭窄热闹的马路和家楼下嘈杂的夜市摊时,那股强烈的市井脉搏总让我心生一股小确幸,庆幸自己有机会来到这座平易近人的城市,聆听豪爽的山城人娓娓道来他们的大城小事。

展霆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