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 95 · 长歌不散

听觉与味觉的记忆 访香港学者朱耀伟与台湾学者须文蔚

朱耀伟与须文蔚。
朱耀伟与须文蔚。

字体大小:

听觉与味觉是最直接也最秘密的记忆。来临早报文学节,香港学者朱耀伟与台湾学者须文蔚,分别以听觉与味觉出发,带领读者倚声寻味。

听觉与味觉提供的记忆线索,往往是最直接也最秘密的。

像是阿公阿嬤给你唱过的一首儿歌一句顺口溜,又或是阿公阿嬷给你准备的一道再家常不过的菜肴,那旋律、语音、香气、口感,在时过境迁之后,偶然听见了,品尝到了,往事缱绻。

那些记忆,正是我们文化身份的基础。

来临早报文学节,香港学者朱耀伟与台湾学者须文蔚,分别以听觉与味觉出发,带领读者倚声寻味。

须文蔚

留住台湾饮食文化记忆

20180504_lifestyle_culture_wxj_01_Small.jpg
须文蔚。

饮食文学这几年在华文世界掀起风潮,台湾的焦桐、韩良露、蔡珠儿、舒国治等作家,耕耘多年描绘台湾味觉图景,中国大陆红透半边天的系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更牵动观众的味蕾,味道可说是身份记忆不可或缺的一环。

台湾诗人须文蔚2014年与记者郭怡青合著《烹调记忆:做一道家常菜》,他们访问十位台湾学术、艺术、文化及商界名人,通过一道道家常菜回顾文化历史。

须文蔚素以诗著称,曾主编《创世纪诗刊》,并在1990年代率先借网络与数位媒体创作现代诗,拓展诗的可能。另一方面,须文蔚也是新闻研究学者、报告文学写作人。

他总能结合多媒体,让文字不限于书面,以多元方式沟通。

饮食文学记录社会变迁

《烹调记忆:做一道家常菜》出版后,举办多场分享会,须文蔚将书本、故事以及书中的菜肴带入社区,也录制音频专门为视障者设计读书会,提供立体的阅读体验。

须文蔚受访时说,最初的概念,只是想找人谈谈他们的家传年夜饭,没想到采访之后发现,很多人已经没有“家传菜”了,年轻人对西餐比较感兴趣。他举例,过去一些人的祖父母辈吃川菜,吃得很辣,如今子孙辈却不吃辣,若是以新加坡为例,这几年出现川菜热潮,但新加坡的老人家并不吃川菜,其中有个普遍的现象:家传菜消失了。

饮食文学记录食谱,也记录社会变迁,每一道菜背后都有故事。

须文蔚说,台湾的组成多元,有所谓本省人、外省人、原住民与外籍人士,对于台湾的历史,许多脉络仍是模糊的,他形容现在的台湾,就像飘忽在海上的船,对前途很疑惑。

写《烹调记忆:做一道家常菜》并不是要来批判历史、乡愁,而是希望借由这些故事了解台湾的多元,认识历史,厘清过去之种种,从而学会宽容。

“我的外祖父是从福州来。他很小的时候遇到海啸,全村人都死了,父母也死了。后来他一个人冒险来台湾,但在台湾他吃不到福州菜。到了在八九十岁的时候,正好我太太是福州人,就在新年的时候煮汤给他喝。他喝了一口,说那是小时候参加婚宴吃到的味道。这就是饮食记忆感人之处,吃一口便马上勾起几十年前的记忆。”

台湾文学产业有新发展

须文蔚在台湾花莲教书18年,《烹调记忆:做一道家常菜》出版之后,他也带着作品和佳肴到花莲偏乡地区,和当地的弱势孩童分享。这些年他也在偏乡社区帮助年长者,教他们如何使用电脑,帮助当地农夫上网售卖农产品等等。须文蔚一直想用报道文学的方式记录乡区的故事,正计划出版新书。

其实这几年台湾文学产业有新发展,须文蔚发现诗集与报道文学特别受到读者喜爱,进而吸引许多年轻写作人投身其中。

对于文学,须文蔚从不悲观,他是结合新媒体创作的先锋,在人人都认定文学已死的上个世纪末,须文蔚的网络平台每天发一首诗给读者,每天发送量是7万份。对他来说,小众的文学阅读,随着社群媒体的兴盛而壮大,读者的阅读更集中,同时也能刺激购买书籍,形成健康的文学生态。

来临文学节讲座,须文蔚将分享《烹调记忆:做一道家常菜》一书的写作历程,讨论纪实文学如何追回味蕾上最原初的“家之味”,如何为人们夺回安心,找回纯朴又动人的风味。点击这里报名。

朱耀伟

借粤语流行歌曲 分析香港社会文化

04_05_2018_3_Small.jpg
朱耀伟。

香港流行文化曾风靡华人世界,香港制造的影视娱乐以及粤语流行歌曲独领风骚,影响了几代人。

香港大学现代语言及文化学院教授朱耀伟对香港流行音乐有深入的研究,他借粤语流行歌曲分析香港社会文化,探讨流行音乐如何建构港人身份认同,更重要的是,在香港流行文化式微的今天,朱耀伟希望借学术之力,找出粤语流行歌曲中的动能,供后人借鉴。

特殊时期给粤语歌曲机会

朱耀伟指出,1970年代台湾因戒严而封闭,中国大陆则处在文革时期,这样的真空状态给香港特殊的机会,其流行文化一跃成为华语世界的中心。不过,随着1990年代华语流行歌曲的兴起,粤语歌曲开始没落。朱耀伟感叹,香港曾经是潮流中心,如今却连香港歌手如李克勤、容祖儿、邓紫棋等都一窝蜂涌向中国大陆。

2014年经历雨伞运动之后,朱耀伟认为,香港年轻人对未来充满疑惑,甚至出现悲情想象。在大学教书,朱耀伟发现他接触的年轻人大多认为粤语歌很土,他们现在多听华语、英语或韩语流行歌,曾经让人自豪的流行文化符号如许冠杰、刘德华、成龙、周润发……已经不再是新一代香港人文化身份重要元素。

更吊诡的是,虽然香港年轻人有很强烈的本土意识,甚至积极投身文化保育工作,但他们却批判当今香港流行文化只是工业化商品,完全拒斥,不感兴趣。

朱耀伟形容,这就像是一种精神分裂的状态。

粤语流行乐坛没及时改变

朱耀伟借已故音乐人黄霑的说法,1990年代起,华语流行世界转变之际,粤语流行乐坛没能及时改变,现在只能吃老本,同时也越来越封闭。

朱耀伟说,1950年代粤语流行歌曲在新加坡制作,邵逸夫的影视王国也借南洋为制作基地,香港流行文化的起点,有很多元的文化交流。当市场变得封闭、狭小,风格也就趋于单一,想要听非主流音乐的听众失去选择,也就自然离开粤语流行歌。

“恶性循环”是朱耀伟一直提到的关键词。

“一方面我蛮悲观,因为粤语歌不可能再作为中心。另一方面,乐观的是,香港的社会运动蓬勃,关于社会想象的歌曲,因为香港的自由,看待政治社会有不同的看法,还是跟其他华语流行歌曲不一样。我想某些课题,香港仍然可以带领潮流。”

1970年代以降,香港便出现许多个性强烈、风格独特的写词人,如黄霑、林振强、黄伟文、林夕等,奠定香港粤语歌曲的基础,写出一首又一首富有文学价值的作品。

非主流须影响主流

当今香港也有不少独立音乐人如My Little Airport致力于创作社会性强的歌曲,他们走的是地下音乐的路线。如此说来,是否意味着地下音乐将是香港粤语歌曲的出路?

朱耀伟认为,好作品能够沟通大众与小众,他以知名写词人林夕为例,盛赞林夕能在流行与文学艺术之间找到平衡,既能创作受欢迎的、赚钱的作品,也可以写哲学性的歌词。朱耀伟说,当市场越来越小,香港当代写词人可以发挥的空间和机会就越少,如今的形态是:要嘛很主流,不然就很“indie”,完全走在工业以外,独立音乐的影响力也就小很多。

“My Little Airport啊,像我这种50岁的香港人,几乎不能听到。从前主流与非主流的互动很好,像Beyond和达明一派,他们本来都是非主流的,却对1990年代的主流音乐圈有重大影响。也许是我想法老派,但我觉得非主流必须影响主流,才能形成多元的局面。”

来临文学节讲座,朱耀伟借鉴王德威“文学的香港史:十个关键时刻”,选取粤语流行曲发展的数个关键年份,分享他的观察与反思。点击这里报名。

关于朱耀伟

香港大学现代语言及文化学院教授,朱耀伟研究范围广泛,包括文学批评(诗话、词话)、当代文学、文化理论、香港流行歌词研究、比较文学批评、后殖民主义、全球化与中国/香港文化论述。

著有《后东方主义?》 《当代西方批评论述的中国图像》《他性机器?后殖民香港?文化论集》《香港流行歌词研究》等。

关于须文蔚

国立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教授及系主任、花莲县数位机会中心主任、教育部“普及偏乡数位应用计划”推动办公室主任、《新闻学研究》副主编。

东吴大学法律系比较法学学士、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博士,创办台湾第一个文学网站“诗路”。

曾任东华大学研发长、《创世纪》诗杂志主编,《乾坤》诗刊总编辑等。出版有诗集《旅次》与 《魔术方块》、文学研究《台湾数位文学论》《台湾文学传播论》,编著报道文学《台湾的脸孔》《烹调记忆》等。

两场演讲

(1)讲题:香港粤语流行曲的关键年份
主讲:朱耀伟
主持:许维贤(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日期:5月28日(星期一)
时间:晚上7时30分至9时30分
地点: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演奏室
(与新加坡书展联合呈献)

点击这里报名。

(2)讲题:烹调家传的记忆:纪实文学从舌尖回溯深情的时光
主讲:须文蔚
主持:张松建(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日期:5月30日(星期三)
时间:晚上7时30分至9时30分
地点:书展生活工坊(首都大厦B2)

点击这里报名。

关于早报文学节

今年适逢《联合早报》95周年报庆,早报秉持推广文化艺术的使命,举办“第一届早报文学节”,力邀两岸三地及新马华文作家学者,聚首狮城,分享他们的文学生命故事,探讨文化议题,与读者见面、交流。

文学节以“时代速度 文字温度”为主题,邀你我回归细嚼慢品的内在世界,感受文字温度。

​ 文学节由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联办,世界华人文化交流会协办,并获得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的支持,指定住宿是富丽敦酒店。​

活动入场免费,报名请上网http://bit.ly/ZBwxj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