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遇到强大逆流,原有的国际共识逐渐瓦解,这将对亚太地区的经济与安全形势构成怎样的挑战?
今年是新中建交35周年,第七届新中论坛将于新加坡举行,主题是“失序世界中找寻共识”。
论坛邀请到新加坡政要及新中学界名家,共同解读当前局势。面对大国角力加剧,中小国家如何自处?我们能如何通过对话,推动达成共识,维护本区域稳定和自主空间?在日益分化和动荡的世界里,哪些原有的商业机会正在消失,又有哪些新机遇浮现?
除了政经议题, 论坛还将呈现一场“华人文化之间的对话”,邀请新中媒体名人与观察者探讨华人身份在不同地缘政治背景下的演变与发展。
徐芳达是现任国家发展部长。他也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董事会副主席、华社联络组主席和通商中国董事部的顾问。
他于2015年全国大选中首次当选为碧山—大巴窑集选区国会议员,并在2020年和2025年再次当选。在踏入政坛前,他在公共服务领域工作了17年,期间担任时任内阁资政李光耀的首席私人秘书、能源市场管理局局长和贸工部第二常任秘书。
在出任国家发展部长之前,他曾担任交通部长、财政部第二部长,以及卫生部、通讯及新闻部、教育部、贸工部和外交部的高级政务部长。他也在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期间担任全国职工总会的副秘书长。
徐芳达出生于1973年,已婚,育有四个孩子。他于 1996年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颁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最高荣誉),以及经济学学士学位(最高荣誉)。他于2006年获颁阿德莱德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2021年4月,他获颁全国职工总会的卓越服务奖,并于2023年1月获授新加坡工程师学会的荣誉院士头衔。
沈颖于1992年至1993年就读于华中初级学院。1994,她前往牛津大学深造,于1997年考获人文科学士(荣誉)学位。2009年,她在斯坦福大学考取人文科硕士学位。沈颖部长也是南洋理工大学高级翻译文凭课程的首届毕业生。
1998年,沈颖任职卫生部财务政策与规划司助理司长。2000年至2003年,她担任内政部执行规划司助理司长,之后在贸易及工业部担任贸易司副司长,直至2006年。2007年至2009年,她担任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IE Singapore)的区域署长,并于2009年出任国家人口秘书处主管。
沈颖于2011年加入人民行动党的荷兰—武吉知马集选区竞选团队,参加新加坡国会选举,随后踏入政坛。她目前仍是荷兰—武吉知马集选区的国会议员。
担任《美国研究》、《国际问题研究》、《当代亚太》、《复旦学报》以及《华盛顿季刊》(The Washington Quarterly)、《欧洲国际安全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国际事务》(International Affairs)等学术刊物编委,曾任世界经济论坛“地缘政治风险”理事会副主席(2012-2013)、主席(2013-2014),现任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理事,三边委员会会员,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CSCAP)中国委员会委员。
席睿德教授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国际金融实务教授、东亚研究所所长。他的研究重点是国际金融,尤其关注中国和印度。他也担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并在哈佛大学教授国际金融课。
席睿德教授撰写和合编了多本书籍和文章,包括《中非经济伙伴关系》、《印度的金融体系:为强劲和可持续增长奠定基础》、《中国债券市场的未来》以及《现代化中国:软基础设施投资》。
在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现职前,他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新加坡亚太地区培训中心的主任,并在IMF担任多项高级职位,包括印度事务的助理主任和负责人,以及中国事务高级代表和负责人。在这些职位上,他提供了战略政策建议,开展了研究,并促进了能力建设。
他还曾任IMF亚太部处长,负责领导有关东南亚快速增长的低收入国家(前沿经济体)的工作,并担任越南事务负责人。此外,在IMF的西半球部门,他成功完成了涉及萨尔瓦多、圣基茨和尼维斯等地区多个IMF项目的谈判。
朱锋教授是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
他曾任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2014年被引进到南京大学主持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工作。朱锋教授的研究专长为:中美关系、东亚地区安全以及南中国海海上安全。
他曾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英国杜兰大学、新西兰惠灵顿大学等国际知名学术机构担任访问学者。
朱锋教授现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华日本学会副会长、中央外办和外交部重点合作智库首席专家。
周庆安教授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新华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
他主要从事国际传播、公共外交,政治传播方面的研究。
他受聘担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学术职务。
他曾经在多家媒体从事国际报道工作,并担任特约评论员等,并撰有《超越有形边疆:全球传播中的公共外交》、《制度、模式及话语:当代政治传播与新闻发布前沿观察》等多部学术著作。
廖建裕教授,现为新加坡尤素伊萨东南亚研究院资深访问研究员,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兼任教授/客座资深研究员。
廖教授于1975年获得美利坚大学博士学位,从事教研工作长达40余年。其研究课题以东南亚政治,族群关系,及华侨华人历史为主,作品有数十种,包括英、华、印(尼)三种版本。
出版作品:《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一起散步》,《主人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