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20年换‘口味’ 弃油条改卖面煎糕

颜明云(左)和弟弟一起经营面煎糕档口。
颜明云(左)和弟弟一起经营面煎糕档口。

字体大小:

2007年,旧机场路熟食中心翻新工程完工,在这里卖油条卖了约20年的颜明云(67岁)也做了个决定——不卖油条,改卖面煎糕。

“面煎糕勾起我小时候的回忆。小时候,我们一听到卖面煎糕的小贩叫卖,一群孩子就奔过去买。”

颜明云生于小贩世家,父亲是旧机场熟食中心第一代小贩,过后妈妈和姐姐也一起帮忙家里卖油条。

不过炸油条常常要弄得满身是油渍,油锅热气让人难受,而且每天凌晨4时就要开始准备面粉。食品工业化也使传统炸油条的生意开始受到考验。于是熟食中心2007年翻新时,颜明云决定借这个契机“转换跑道”。

也许出于对童年时光的眷恋,颜明云下意识选择了卖面煎糕。她说,虽然当时没有自我设定要去经营传统食品,但总有那么一点希望让更多人能吃到传统口味的想法。

“我只想做简单的,做我喜爱的。因为租金高、利润低,这种生意越来越少人愿意做,我也担心会失传。”

面煎糕的价格从开始的八毛钱,经过12年涨到目前的1元,虽然无法和童年时代一块面煎糕一毛钱的售价相比,但始终维持在大众化的价格,薄利多销。

除了颜明云,她的弟弟和弟妹也在档口帮忙。她说,没给自己设退休年龄,会卖面煎糕卖到自己“不能做为止”,档口也会传给弟弟打理。

“我能做就做,做到不能做为止。有做好过不做,不然在家里会松散下来。我没去想退休年龄那么远的事,尽量保持身心活跃就好。”

发挥巧思  面煎糕不露馅

照顾到顾客吃面煎粿的“饱足”体验,颜明云发挥巧思妙想,制作出不露馅的面煎糕。

传统面煎糕的做法,是将面糊倒入平底煎盘,让面糊受热发胀。当面煎粿熟了,就把它放在案板上,在一半的粿面撒上花生碎,再将另一半盖在上面,然后切块。

不过夹在粿面间的花生碎容易掉落。颜明云说,看到食客一边吃,馅料一边掉,感觉很浪费。于是她也开始制作形状像咖喱卜的半圆形面煎糕,馅料都裹在粿皮里,不会掉落。

传统面煎糕没有因此而被淘汰。颜明云说:“有些老人家还是喜欢传统面煎糕、传统口味,所以到现在仍然制作传统的面煎糕。”

清晨6时到档口炒椰子馅料

每天清晨6时许就到档口,颜明云至今仍亲自炒椰子馅料。

面煎糕口味选择繁多,除了传统的红豆沙、花生、椰子,还有巧克力、芝士、莲蓉、班兰、咸豆沙、咖啡口味。

颜明云每天清晨6时许就到档口准备馅料,工作一整天到下午4时收工。虽然现在很多馅料都改用现成的,但椰子馅料她还是自己经手。

顾客群的口味也有明显不同。年长者较偏好传统口味,小朋友则比较喜欢芝士口味。颜明云说,自己曾试过售卖榴梿口味的面煎糕,不过因为榴梿原料实在太贵而没有卖下去。

面煎糕也称‘乞丐饼’

面煎糕相传起源于清朝,但发展到本地后,也衍生出“乞丐饼”这样的特殊名称。

清朝末年太平天国入侵福建,朝廷派湘军名将左宗棠到福建平叛。为了方便远行的军人携带,左宗棠以福建一带盛产的蔗糖和花生,取代了馅饼里的大葱,这个小吃就这样在泉州一带流行起来了。

面煎糕后来随着先辈的足迹漂洋过海来到南洋,变化出不同的版本和名字。

建国初期,本地的苦力工人为了果腹,常买材料简单、价钱便宜的面煎粿充饥。颜明云说,当时生活条件艰辛,不在乎是不是美味佳肴,“能吃饱就好”,因此面煎糕也被称为“乞丐饼”。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