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保持优势恢复疫后经济

贸工部长陈振声上周末宣布,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今年首四个月吸引到130亿元的投资承诺,超出全年80亿元到100亿元的预期目标。(海峡时报档案照)
贸工部长陈振声上周末宣布,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今年首四个月吸引到130亿元的投资承诺,超出全年80亿元到100亿元的预期目标。(海峡时报档案照)

字体大小:

贸工部长陈振声上周末宣布,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今年首四个月吸引到130亿元的投资承诺,超出全年80亿元到100亿元的预期目标。

这些投资来自电子业、资讯和通讯领域,未来几年可为国人创造数千个工作机会。

这是疫情中一项振奋士气的好消息。高科技高质量领域不需要太多的劳动力,未来数年可能创造出的数千工作,从数据上来说并不算多。因此,我们必须确保,这些领域所创造的工作机会能够优先惠及国人。

目前失业问题加剧的最坏情况还未显现,中小企业正面对严重的倒闭危机。130亿元的投资承诺在落实之后,多少有助于抵消疫情所带来的冲击。

然而,今后几年加入市场的新劳动力和目前的失业队伍,在技术和受雇能力能否与未来投资和工作相匹配,是现在就必须开始关注的问题。

政府最近在第四个抗疫预算案中,提出总值27亿元的就业与技能配套,提供10万个就业、实习与培训机会。各领域的企业应该充分利用政府的配套,重新设计工作,提高本地劳动力的技能。

此外,在疫情期间的一个可喜现象是,许多大型跨国公司仍继续招聘,包括打算在未来几年增聘1500人的美国电脑记忆与数据储存设备制造商美光科技、电商平台来赞达和虾皮在本地寻找数据分析、业务开发和产品开发方面的人才。

为了应付冠病试剂盒的需求,高科技仪器公司赛默飞世尔也在本地增聘制造技术员、现场服务工程师、以及质量保证、质量管控和采购等部门的人员。这些迹象显示,本地拥有外资企业所需要的高技术人才,我国必须继续成为陈振声所说的“人才和知识产权的避风港”。

外国企业在本地继续扩充,以及新的投资承诺是对我国的“信心投票”,显示我国的优势并没因此次疫情而削弱。

新加坡对知识产权的严谨保护、对自由贸易的坚决承担,加上国际航空和航运的枢纽地位,都是确保我们走出眼前经济衰退的有利条件。

政府所强调的“开放、互通性,不实施出口限制”,都可以加强我国在疫情之后的投资吸引力。

各国从这次冠病疫情吸取到的一个宝贵经验是,医疗医护产品的自给自足对防范大流行病至关重要,因此,现在很多国家都希望把这个领域的投资留在国内。新加坡要吸引这个领域的投资,就必须确保出口的通畅,危机时刻也能满足他们本身的需求。

新加坡吸引外资的优势包括:金融管理体系的健全和社会与政治的稳定。其他如:企业管理、危机处理、供应链和经商透明度,都是评估一个国家在危机中经济恢复能力的指标。

冠病疫情危机是全球性的,新加坡能否在危机中迅速恢复经济的弹性,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外国投资对新加坡的信心。

2003年的一场沙斯大流行病之后,导致我国经济更加多样化,旅游业和酒店业虽是重要的领域,但它们对经济的贡献也相对变小。冠病疫情的冲击也加速了原本就在进行的经济转型势头,如为加强粮食供应链而发展科技农业。

过去两个月来,低收入的弱势家庭在阻断病毒期间,面对失去工作和行动受限制的处境,生活日益困难。政府希望在接下来三到六个月,向5万户租赁组屋家庭伸出援手,与社会服务机构和民间组织合作,更主动地联系须要受援助的家庭。

我国恢复经济的努力不应该顾此失彼,完善对弱势家庭的照顾,缩小贫困差距,应是疫后经济恢复的另一个重点。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