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瑜:南中国海仲裁让两岸关系短多长空

字体大小:

热点话题

如果台湾总统蔡英文对于中国文化或中国人的印象,就是一种自己人的感觉,只是碍于政治立场太不同,或政治利害严重相左,因此才选择拒绝亲近,那么,发生南中国海仲裁案这样的事情以后,或许可以预期她基于短期的利害或长期的战略合作,仍有可能会扭转台独的思想,以便摆脱华府与东京的予取予求。

但是,蔡英文对中国文化或中国人的印象,会有任何分毫是自己人的感觉吗?还是在她情感的深处,已经直觉地把自己与中国完全对立。倘若如此,任何好事发生,她自然而然联想是中国的失败;相反,就是台湾的失败。或许可以先观察市井中的台独支持者的反应,应有助于体会蔡英文此刻的心理状态。

南中国海仲裁案令台独气愤的最主要原因,是仲裁案把台湾与大陆绑在一起,为了彻底把南中国海问题去历史化,釜底抽薪之道就是全面否决南中国海有岛。太平岛遭到池鱼之殃,虽然非战之罪,却形同将台湾当成是中国范畴之内的某个当局而已。台湾无异于是在中国的立场上,维护太平岛作为海岛的地位。

如此一来,不但不能如愿丢掉太平岛,还得表态捍卫,近而与中国近代史藕断丝连,无法切割,这与台独的愿望大大抵触。在这样的心态之下,外界根据外在政策行为,赞扬蔡英文的立即行动——她派出海军军舰前往太平岛宣示台湾的立场,将她视之为与大陆相向而行,恐怕是自作多情,更令台独感到恶心。

因此,太平岛沦为判决中的礁岩,虽然也对台独制造了焦虑,但并不是因为台独将之看成为一个事实上的岛,遭到恶意判决成为礁岩。如果是因为判决违反事实而愤怒的人,几乎可以判断,其人是台独主张者的概率十分渺茫。自始,台独连太平岛都想抛弃,现在判决说太平岛不是岛,又岂会产生直觉的愤怒?

许多亲台独的公众人物,与其说是参加了批评南中国海仲裁的流行风,不如说他们的批评充其量是蜻蜓点水。若说有什么主要的批评焦点,那就是指控马英九主政时期太过亲中,导致外界在华府领导下集结制衡北京时,很自然地要把台湾考虑成是大陆的势力范围,要对付大陆,就不得不一并对付台湾,仲裁庭亦若是。

也就是说,既然在舆论压力下必须表态,台独的立即反应就是,这次又是中国拖累了台湾。如果被中国拖累以后,还要伪装捍卫本来就不想继续牵扯的南中国海主权,是不是在反差之下,会制造出更强大的委屈,觉得自己背了黑锅。这时,听到北京号召台湾共同维护南中国海祖产,恐怕会让台独气得七窍生烟。

是否记得蔡英文曾经分析,台湾青年世代已是天然独?这个概念本身,就反映蔡英文的台独意识。台独之为一种天然身分意识,无非是她的自况,也因此才能够敏锐察觉青年世代的这种倾向,甚至有点过度浪漫的成分在其中,多少是将自己的愿望投射成事实在陈述,就像主张统一的人,多不愿意承认有天然独这种事。

结果,南中国海仲裁庭竟然当台北是中国台湾当局,占领了中国所声索的太平岛。如果台湾早就将太平岛抛弃,就不会受到这样的屈辱。如今,受了屈辱以后,还不能亡羊补牢,干脆就不要太平岛,一来在台湾此刻的脆弱民情中,受到委屈后岂容政府退缩?二来必须考量避免冷对峙中的两岸关系,又遭落井下石。

蔡英文这时登上台湾的军舰,鼓励海军巡行太平岛,维护国家利益,是在回应台湾民情整体的期盼。她没有因为太平岛变成礁岩而感到挫折,却要表演有挫折;丢不掉太平岛这个与中国的间接联系,且必须保护住这个联系。试问,这在蔡英文心中能够不制造出一大片阴影,让她像是哑巴吃黄连一样苦涩难言吗?

表面上,国军军舰在南中国海仲裁后的第一时间驶向太平岛,获得大陆民众的热烈掌声,其实显示民众既不了解台湾,不了解台独,更不了解蔡英文,甚至卷在某种自我中心的一厢情愿中。在全世界主要媒体好像都拿北京当好戏看的时候,封闭久了的大陆民间,会出现这种对蔡英文错到十万八千里的解读,也是情有可原。

因为南中国海仲裁而再度被绑回中国近代史脉络的蔡英文,如果按照她过去会在赛车跑道上踩油门发泄的习惯,现在应该在办公室里摔东西,才能平静下来,继续对外表演对太平岛的关切。短时期维持一阵,勉强可行,倘若假以时日,累积了大量的沮丧之后,会不会在华府挟持与加持下,翻转南中国海政策?

作者是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