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今:非洲农村风光

双脚一迈入缇沙贝村庄,便看到一个约莫六七岁的孩子,衣衫褴褛,面有饥色,手执一根细细长长的树枝,跟在邋里邋遢的牛群后面,放牧。和非洲许多牧童一样,他年年过着一成不变的日子, “将来”对于他来说,是无色也无梦的。

埃塞俄比亚的经济主脉是农业与畜牧业,农耕全以人力为主,在世界其他地方,每当农作物成熟时,饱满的香气招来群鸟的觊觎,农户多以稻草人负起守候与阻吓的作用,然而,这儿却利用如假包换的农夫和农妇来“站岗”。在猖獗的阳光底下,只见一个个瘦瘦小小的人笔直地站立设置于纵横阡陌间的木架上,不时挥动手中的树枝,驱赶鸟儿。在这一刻,田亩间一望无际的金黄,在他们的脑子里美美地化成了一个个烙得金光灿烂的面饼,变作了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面糊。正是这种美丽的臆想,使他们得以熬过一个又一个单调无趣的日子。另外有些以种植瓜果为主的农户,不堪猴儿不断的盗食与骚扰,便把空荡荡的衣服套在树枝上,想要吓唬猴儿;可是,狡黠的猴儿几次过后便识破了诡计,不久又三五成群地卷土重来。黔驴技穷的农户,只好又乖乖地站到木架上。看着他们一个个像机械般不断地挥动双手,我心里暗暗叹息:多累人的活计啊!

缇沙贝村是个人口仅仅几万人的小农庄,许多村民,贫无立锥之地。为了援助这些无地可耕的贫民,政府将田地租给城里的投资者,由他们按月支付酬劳给贫农,让他们代为耕种。这样一来,国属田地不虞荒废,还可增加国库收入;农夫们呢,也有田可耕,有饭可吃。对于过去屡屡发生饥荒的埃塞俄比亚来说,饱肚实在比什么都重要。

现年24岁的村民汤姆士透露,埃塞俄比亚长期经济不振,为人打工,一般月薪是1000比尔(约合新币70元),大学毕业生也只能挣大约2000比尔,因此,一般人都希望能做点小生意,去集市当摊贩;或者,加入旅游行业——尽管旅游业只是初露曙光,可是,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门易于赚钱的行业。

汤姆士目前在缇沙贝农村当导游,专门带领游客去参观附近一个景观极美的瀑布——正是这个瀑布,将游客不远千里地吸引到这个小小的农村来。前往瀑布的那一长段路,九曲十八弯,坑坑洼洼的,泥泞不堪。来到烂泥路的尽头,还得乘搭小舟;没人领路,还真不易寻着呢!

我们随着汤姆士一脚高一脚低地走着,鞋子、裤脚,全都沾上了污泥,狼狈不堪,我忍不住口出怨言:

“这是通往名胜景点必经之路,为什么政府不把路修好呢?”

汤姆士苦笑着说:

“和民生问题相比,修路是微不足道的呀!近年,政府有感于民怨四起,所以,积极改善百姓生活。在短短七年内,缇沙贝村便增加了一所小学、一所中学、一家诊疗所,这是个了不起的改变呀!”顿了顿,又说:“我们不怕穷、不怕苦,但是,我们要看到改变,改变就象征着希望。”

浏览我们的官方面簿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Outb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