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站:投诉中西医管道无区别

字体大小:

《海峡时报》于2023年7月5日《言论版》刊登了一则署名Dr Oh Jen Jen的投函,认为应简化投诉中医师的流程。

我们感谢作者的反馈。我们想借此机会,澄清对中医师的专业要求和政府管制中医师的机制所存在的误解。同时吁请公众在有需要时,应该向注册中医师或针灸师求诊。

首先,我们想指出的是,针对中西医的投诉管道和程序是相似的。本地中医师的监管机构为中医管理委员会,西医则是新加坡医药理事会。以投诉中医师为例,根据中医管委会网站公布的指引,投诉任何中医执业者的程序为:投诉信必须以英文书写,并呈交签署的法定声明。如果是用中文书写,则必须呈交经过鉴定的英语翻译文本。投诉内容须包括:一、所涉及的医师的中英文名字;二、根据日期时间次序,将发生的事件照实记录下来;三、清楚写出对中医执业者的投诉;四、所有的医疗记录、医疗报告等。

实际上,中医管委会的网站,“投诉中医执业者”这一栏目,清楚地列在网站的首页,而且有中英文版本,让人一目了然。反观医理会的投诉表格,则是设置在“下载与表格”链接的一部分。

作者文中提及她和其他同事还曾治疗过因各种涉及中医药相关并发症的患者,包括受伤、感染和类固醇引起的疾病。中药里的天然药草都不含类固醇,而且注册中医师开方所用的中成药,都必须经过卫生科学局认证和批准。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所谓的类固醇成分,可能是存在于病人通过非正式来源,例如网上订购,所获取的药物或保健品当中。类固醇是管制药品,只有医生或牙医才能开处方。既然作者得知有人非法取得管制药物,理应向卫生科学局举报,让有关当局采取执法行动。

同时,也想让大家了解,在本地,要成为合格的中医执业者,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和考试。中医课程有36个科目,学生必须完成3100小时的课堂学习和1900小时的临床实习。其中25%的教学内容是现代医学,包括解剖学、现代诊断学、药理学等。至于要成为合格针灸师,则须要通过300小时的课堂学习和100小时的临床实习。

目前有许多公众,对本地中医师不太了解,把一些不是注册中医师或针灸师的治疗师,也当成中医。实际上,有一些治疗师只受过简短的培训,就为顾客进行所谓的“干针疗法”。还有一些公众把保健中心的人员当中医,结果就这样被误诊,让注册中医师、针灸师平白蒙受冤屈。

最后,我们谨此呼吁,公众在寻求中医治疗或针灸时,须确认为他们施诊的是注册中医师或针灸师。

(作者是新加坡中医师公会秘书长)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