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孟达:几度夕阳红

字体大小:

漫步

在30多位发言者(包括部长和朝野议员)参与长达11个小时的国会辩论之后,李家风波在民间引起的震荡,一时之间仍难以平息,还恐怕有造成社会分裂的危险。同情姐弟二人者大有人在,支持李显龙总理的国人也相当普遍,说“受够了”的人也许更多。

在众多演说者中,两个人的发言值得在这里说一说。一是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一是工人党领袖刘程强。吴作栋是资深政治领导人,是前总理,他说了资深政治领导人应该说的话。刘程强是资深反对党议员,他表达了资深反对党议员应该表达的立场。

吴作栋说,李玮玲、李显扬姐弟二人对李显龙总理的一切指责是要逼他下台,而完全没有考虑到这会把国家和新加坡人的利益拖下水。他声色俱厉地问两人是“大义灭亲”,还是要报私仇?他指出,李家不和事实上由来已久,欧思礼路38号去留问题只是个爆发点。

为何李家不和会在李光耀故居的问题上爆发开来?显然是李家老人家不在了。李家不和的远因恐怕永远是个谜,但肯定是很严重,严重到老人家一去世,姐弟二人便选择以2015年大选的敏感时刻作为要挟,要逼老大就范。吴作栋是为李总理的清白和正直背书,更是站在执政党的立场维护体制和国家利益。

刘程强在吴作栋请他起来表态时,一方面把“疑点的利益”归于李总理,一方面说,在姐弟两人对总理的滥权指责还没有受到彻底的调查之前,他不敢作出结论说,这些指责是毫无根据的。

他说,他能够明白总理为何不跟弟弟妹妹在公堂相见,把纠纷做个了断,因为“血浓于水”,但政府对政敌就不会这么客气。如吴作栋(当时是总理)在1997年时便因工人党的邓亮洪“向警方作了诽谤性的报案”而把他告上法庭。刘程强点出了政府的尴尬之处,同时这也凸显李家风波对新加坡政治发展的长远影响。

吴作栋和刘程强两人的话都有份量,给国人提供了两个看问题的视角。

国会辩论之后,姐弟两人前天发出的“停火声明”,文字中还是带了不少辛辣味。

李家风波让人看到世态的炎凉,当亲情不在的时候,一切人情之中常理之内的做法都会被挑剔、质疑。如总理夫人何晶在借出38号屋子的物件给国家文物局的事情上,姐弟二人看到的是总理夫人“滥权”(之前还有出现“偷窃”这样的字眼),而不是“大嫂”在为李家办事。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李家兄弟、姑嫂、妯娌之间的不和由来已久,姐弟二人并没有否认吴作栋的说法,也间接证实了多年来坊间的传闻。

李家风波是多项因素的累积,李玮玲姐弟二人说:“此时如果再通过社交媒体公开更多证据只会混淆事实,迫使政府机构为李总理找借口”,说得没错,“更多证据”也许是更多的恩恩怨怨,的确会让“政府机构”忙得昏头转向,我们这些“吃瓜群众”也不可能掌握其中的来龙去脉。

姐弟二人称他们只是“普通公民”,我们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如果他们是“普通公民”,事情就不会闹得这么大,连政府也感到受威胁。如果他们是“普通公民”,他们先人的故居若是具有保留价值的遗迹,政府直接在宪报上公布为受保留建筑或是古迹了事,谁也动不了。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住了一辈子的屋子,谁能说没有保留的价值?所以,民间便一直存有这样的疑问:“政府为何不直接把它列为古迹?”

但李光耀夫妇都不愿意保留,就给家中的长子,国家的总理留下了一个大难题。李显龙忠孝两难全,难两全,他同意与弟妹暂时“停火”,私下谈判是积极的一步,接下来,双方都需要一个“冷静期”。李显龙在考虑国家利益时必须顾及作为家中老大维护家庭和谐的责任,姐弟二人在努力尽孝时也必须顾全大局。争取新加坡的利益和维护新加坡人的团结,是李光耀生前时时刻刻放在心上的事,风波再继续闹下去,对李光耀的精神遗产是一项长久的冲击。

有道是:国际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人际间,亲情可以被怨恨所淹没,但血缘则是切不断的。若干年后,当各造都从名与利,情与义的熙熙攘攘中归于平静,岁月洗尽一切恩怨情仇,眼前的江山景色是否依旧令人骄傲才是最重要的。正如古人一首咏史诗所吟唱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明代诗人杨慎《临江仙》)

作者是本报特约评论员

若干年后,当各造都从名与利,情与义的熙熙攘攘中归于平静,岁月洗尽一切恩怨情仇,眼前的江山景色是否依旧令人骄傲才是最重要的。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