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座

黄向京:龙门石窟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在香山高处眺望对岸龙门山西门石窟佛像的视角最佳。(黄向京摄)
在香山高处眺望对岸龙门山西门石窟佛像的视角最佳。(黄向京摄)

字体大小:

葱郁青山对峙,伊水缓流,佛坐于龙门石窟间,经历了1500多年沧桑,仍然微笑面对人世间。

小时候读到的成语“鱼跃龙门”,原来就在这里——距中国河南省洛阳市12公里的龙门山。终于摆脱如织游客(日均1万人次),不用挤破头仰看西门佛像,我们站在连接伊水两岸的漫水桥,遥望两旁的石窟风光,浮想翩翩。


汉代《辛氏三秦记》提到龙门“每逢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鱼化为龙披上神话色彩。黄鲤鱼其实是鲔鱼,也就是鲟鱼,体长约两米,每年春天大批回游龙门穴洞,是为了繁衍后代。鲟鱼产卵前几天频繁跳跃,充血发红鱼鳍露出水面,成千上万条翻动,远望一片红光,形成战国末期《竹书纪年》记载的“龙门赤河”景象。这里古称“伊阙”,隋炀帝杨广改称“龙门”。唐诗人白居易有三分一诗歌作于此地,安葬于此。

在中国旅游,眼里的山川河流皆人文山水,几千年来史实结合想象混淆不清,层叠堆积而成景观。每到一处,最好先了解有谁来过,留下什么记录,每每有惊喜——书里读到的片言只语,在实地采风得到了印证,印象更牢固。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