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大生首创天福宫斗拱积木 拼装华族传统建筑文化

字体大小:

斗拱是华族传统建筑精妙的木构件组合,由“斗”和“拱”以卯榫相连接,不必使用粘合剂和钉子。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师生在天福宫崇文阁办斗拱工作坊,学生也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出新加坡首创的斗拱积木。

我们总是在说要捍卫华族文化,传承华族精神,华族文化体现在什么地方,又该如何让人们看见华族精神?

虔诚到天福宫参拜的人们自是不必质疑,信仰让他们的华族身份认同生根。而那些在天福宫华丽的雕梁画栋下走马观花的游览者,如何在他们心中唤起华族精神的共振?

展现华族传统木结构的智慧

12月3日和4日,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陈煜博士带领建筑系的一群年轻人,在崇文阁举办了两场斗拱工作坊。斗拱是华族传统建筑精妙复杂的木构件组合,由“斗”和“拱”两种构件以卯榫相连接,形成强大而稳定的组合体,无须使用粘合剂和钉子,展现了华族传统木结构的智慧和技巧。工作坊主创团队以天福宫三川殿前廊中开间斗拱为原型设计,做出了新加坡首创的斗拱积木。

由于崇文阁场地席位有限,每场仅公开招募了24名参与者。活动于下午2时开始,先由陈煜带领参与者参观天福宫,介绍建筑特征与斗拱知识,然后回到崇文阁,合作完成天福宫斗拱模型的组装。

天福宫斗拱积木原是郭容(25岁)和张婧涵(24岁)为课程《华侨建筑与聚落》做的作业。陈煜作为授课老师,看到了这组优秀作业深化的潜力,便指导他们进一步调整设计,成立斗拱工作坊团队,并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海外华人文化遗产项目作为主办方,迈出《重回崇文》系列工作坊的第一步。

郭容来自中国江苏无锡,现在是国大的硕士研究生。他说:“看到天福宫的感受相当震撼。因为中国建筑系的教材不一定会介绍到闽粤的传统建筑风格,我不知道他们的装饰艺术能够做到这样的地步。他们的斗拱不仅仅是一个结构部件,更是一种富丽堂皇的装饰艺术。”

但郭容又为新加坡这些华族工匠的精巧感到遗憾,因为“当你深入地去研究它们背后文化艺术,越是惊叹它们的壮美,越是觉得它们如此现状非常可惜。我认为把这些文化遗产保护起来、放在博物馆里,并不能保证它们能够传承下去。它们应该融入我们的生活里,把它们推广出去,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

如何让这些华族的智慧与艺术进入当代生活呢?郭容认为“文化创意产品”就是一种方式。郭容说:“我们去参观天福宫的时候,看到他们也有自己的纪念品。但无非是一些宣传册,或者参拜用的东西。但年轻的游客和小孩,他们并不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我觉得积木玩具会更有吸引力,而我们古建筑的模数制度又非常适合做积木。”

花100小时建模

当年的泉州工匠并没有留下建筑图纸,现在天福宫又被列为了国家古迹不能近距离触摸观察,为了完成对斗拱的研究,郭容和张婧涵前后到天福宫进行了五次调研,用激光测绘、拍照、模拟分析天福宫的斗拱结构,花了100个小时建模。确定成立工作坊后,又对模型进行反复修改。时间急迫,11月30日,斗拱的3D打印模型才送到团队手上,此时距离工作坊开始仅剩不到三天的时间。由于3D打印模型有很多误差,郭容和设计组的另一名成员严湛林花了一整晚打磨模型,以保证工作坊的参与者能够顺利拼装。

工作坊参与者年龄跨度大

12月3日,有许多路过崇文阁和天福宫的游客也被工作坊的活动吸引,最终参与活动的超过30人。有家长把这个活动当做益智类亲子游戏,带着孩子来参加的;也有参拜妈祖的老者,留下来感受华族建筑的内部结构。

12月4日下午,两天的工作坊终于结束了,郭容脸上的表情也轻松了很多。他说:“时间其实很紧迫,很多细节都还没有完善。比如斗拱组装的说明图纸上有些编号没有标出来,但我们也来不及改了。但工作坊进行得比想象中顺利,参与者的年龄跨度很大,老人小孩都有,热情也很高,还给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议。”

也许捍卫华族文化,传承华族精神,最朴素的落脚点就是对那些代表华族的事物产生感情。陈煜说:“花时间去了解,就会产生感情。”在天福宫的斗拱积木工作坊里,你花时间看到了斗拱的精妙结构,看到了飞天拱上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面孔,看到了拱上的西洋餐盘和热带水果,当你再一次路过天福宫时,你抬头看见的就不再是过目即忘的金碧辉煌了。

天福宫斗拱积木是《重回崇文》系列工作坊的首个项目,2023年预计推出“彩瓷”“石雕”“纹样”“剪粘”等更多相关主题活动。感兴趣读者可以在Instagram关注工作坊@onlabospore,或搜索t.me/onlabo在telegram跟进最新的活动消息。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