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之白:端午节二三事

字体大小:

刚刚过去的端午节(18日),中国放了连休假,微信朋友圈也热闹起来,有祝节日快乐的,有晒粽子图片的,还有参加划龙舟比赛的。不过,这热闹的气氛中也有几件事情,在网上引发了争议。

先说节日祝福的事情。本来,朋友们互祝“端午节快乐”是很平常的事情,但网上流传的帖子指出,有专家表示,端午节只能说“安康”,不能讲“快乐”,原因是屈原投江,节日的目的是为了祭祀。这类文章被很多人转发,一时之间,大家都不敢说端午节快乐了。

笔者不是历史学家或民俗学家,但还是研究了一下资料,农历五月初五其实是个辟邪驱疫的节日,由来已久,后来屈原正好在这一天投江,才演变成现在的端午节。说这个节日含有纪念屈原(有些地方是伍子胥)的意思没错,从送瘟神驱邪魔的角度祝愿“安康”也算合适,但节日的来源和流变本来就复杂,发展到今天,言之凿凿地说不能祝“快乐”,就有点吹毛求疵了。

世易时移,对于节日,固然要了解其传统文化的源头,但也应该考虑今时今日的发展状况。春节的来源也有祭祀之意,另有传说是要驱赶凶恶的年兽,但都不妨碍今人喜气洋洋的团圆聚餐;关于西方情人节的传说里,有圣瓦伦丁殉难的悲剧故事,但也无碍今天的情侣们甜蜜浪漫地共度佳节。现在的端午节,大家聚在一起吃粽子、划龙舟,即便还有纪念屈原之意,气氛也是热烈的。毕竟这又不是清明节,互相道一声“快乐”有何不可呢?

说完祝福语,再讲讲吃粽子的事情。粽子是端午节的美食,差不多人人都爱吃,但口味却大相径庭。北方人说甜粽子才是正宗,南方人却认定咸肉粽才是主流,双方在网上争论不休,微信上甚至出现甜咸粽子对骂群。

一般的认知里,北方人口味偏咸,南方人口味清淡,为何在粽子问题上却正好相反?一种解释认为,粽子在南方常当主食,自然以荤馅为主,而在北方以咸为主的餐桌上,粽子的角色更多是点心,故而成了甜食。也有说法是,北方产枣多,故红枣、蜜枣粽子比较流行,南方的咸肉、海产丰富,所以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肉馅粽子。

其实,当今的中国物资丰富、人口流动,味道和食材早就不是一成不变。多去尝试不同种类的食物,不也是更丰富的生活体验吗?至于那微信上的粽子对骂群,如果为了发泄或者戏谑倒也罢了,倘若较起真来跟别人吵得不可开交,就有点无谓了。

最后再谈谈划龙舟的事。近日来,中国多地政府以红头文件形式,叫停民间组织的端午节赛龙舟活动,引发争议。政府的解释是,前段时间发生过因龙舟翻覆造成的民众伤亡事件,为了安全起见,所以禁止赛龙舟。

节日的庆祝活动要注意安全,这当然是没有错,但是如此一刀切地彻底禁绝,有欠妥当。赛龙舟和放鞭炮不同,放鞭炮人员分散难以管理,炸伤的情况很常见,在城市里又会造成严重空气污染,部分地方禁止燃放是有道理的。但赛龙舟是多人参加的有组织活动,只要严格管理、完善培训,并配发及要求穿戴救生衣,是不会出现什么严重后果的。一些地方政府简单粗暴地禁止赛龙舟,恐怕还是管理上的懒惰思维在作祟吧。

一个节日,几件小事,却能从微小的侧面,折射出现在中国的文化多元性与社会复杂性,传统与现代、南方与北方、政府与民间,既有习俗的差异,也有思维的区别。但不管怎样,重要的还是有个开放与宽容的心态,节日才能过得更好也更有意义。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