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

贸易会谈大门未关 中美商定近日通话

中美原定本月15日举行视频会议,评估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签署半年来的执行情况,但会议最后被取消。(路透社档案照)
中美原定本月15日举行视频会议,评估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签署半年来的执行情况,但会议最后被取消。(路透社档案照)

字体大小:

受访学者研判,中国可能提出调整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并就美国近期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提出强烈关切,但美国大概不会让步,此次通话能否取得建设性成果不容乐观。

中美贸易代表磋商峰回路转,两国商定将于近日举行通话,在中美对话大门几乎全面关闭之际,勉强维系罕有的沟通渠道。

受访学者研判,中国可能提出调整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并就美国近期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提出强烈关切,但美国大概不会让步,此次通话能否取得建设性成果不容乐观。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昨天(8月20日)在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应媒体有关中美贸易会谈的提问时证实,双方已商定将于近日举行通话。不过,他没有披露具体日期和出席人员。截至本报截稿,美国官方还未发布这项通话安排的信息。

中美原定本月15日举行视频会议,评估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签署半年来的执行情况,但会议最后被取消。

两国都对取消会议的原因守口如瓶。早前有消息指,会议因与中共领导人的北戴河非正式会议相撞而改期;也有分析猜测,北京需要更多时间研究如何在美国频频施压下与对方交涉。

特朗普本周二(18日)则对媒体宣称:“我取消了同中国的会谈,我现在不想和中国谈。”被问及会否退出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他回应:“让我们拭目以待”。

这一表态令外界担忧,贸易协议已无法继续维系濒临脱钩的中美关系。对于中美将重启通话,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朱锋受访时向《联合早报》指出,这说明“双方还没有走到完全关上门的程度”。

中美在今年1月15日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根据协议,中国承诺在2017年进口额的基础上,在今明两年增购2000亿美元(约2742亿新元)美国产品和服务。

尽管近期加大采购力度,但受冠病疫情和全球经济衰退等影响,中国的采购远无法达到贸易协议拟定的增幅。据估计,截至今年6月,中国按照贸易协议采购的所有产品总值,仅为今年迄今目标的47%左右。

中国学者:贸易协议几乎沦为“鸡肋”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受访时则直言,贸易协议几乎沦为“鸡肋”。

“中国执行贸易协议的态度依然很积极,但无论是中国的能力和需要,还是全球的环境,都使得中国不可能如数履行……美国也知道中国没有能力完成,现在只是希望中国能多采购一些。”

《华尔街日报》指,冠病疫情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是以美元计价的采购速度低于实现贸易协议目标所需水平的一个原因,中国贸易代表预计会要求调整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将价格波动的影响考虑进去。

该报也引述中国官员称,中国副总理刘鹤计划阐述中国为履行采购目标所做的努力,并打算援引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提出涉及科技企业的问题。

特朗普政府近期加大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打压,比如进一步压缩华为取得芯片渠道,也对中国社交软件TikTok和微信祭出封杀令。

朱锋认为,中国在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上,表现出极大的诚意和克制,也在负责任地履行承诺,但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无理打压,严重损害中美在经贸领域相互的信任和应有的合作意愿,中国必须表达不满和关切。

他说:“特朗普政府歇斯底里的反华,让中国在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上,不再具备严格执行的任何政治条件。”

对于中国的关切,时殷弘判断美国不会轻易让步。他说:“重新谈判协议,(采购数额)肯定会更接近现实,但这能拿给美国选民看吗……在高科技领域,美国也从来不认为这是可以和中国谈判的。”

至于贸易协议能否维系中美关系,时殷弘悲观地说:“双方以某种方式贯彻这个协议,就是(中美关系)唯一的亮点了,但这个亮点和1月15日相比,已经暗淡很多。”

(记者是《联合早报》北京特派员)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