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氏基金、洪振茂基金、戏剧盒与ArtsWok Collaborative联合呈献社区演出、对话活动“两面之间:好好地活、好好地走”。
这是“两面之间”第三度与社区群众见面。这项社区参与企划,旨在探讨何谓“好好地活”,如何“好好地走”。这是戏剧盒首次采用创新艺术手法,结合以社群为主的理念,意在经由艺术和对谈,为社群提供一个能够自在接触临终关怀议题思辨的机会,让任何人今后妥善地为自己、为家人做出临终决定,打开对话机会,架设心理基础。
死亡是生命自然的一部分,却也是很多人避而不谈的课题。但对任何年龄的人来说,如何坦然面对生命旅途的最后一站,都是不可不想、不可不谈的,这也引申到相关的议题:如何与至亲至爱的人策划临终计划?
戏剧盒艺术总监郭庆亮说:“2013年,我们与邱德拔医院合作,通过参与式艺术体验,首次探讨这些课题;2014年,我们通过新的艺术参与形式,在卡迪和大巴窑的公共场域与居民们见面。2014年至2016年,我们造访全国50所乐龄中心,为乐龄朋友们上演人偶表演,探讨临终议题。”
这次的“两面之间”会继续提高公众意识,感兴趣的公众可免费参加。
让居民参与打造企划
郭庆亮接着说:“2017年,我们进入一个崭新阶段,这次重点将放在忠邦和直落布兰雅社区。过去两次,我们的作品为期两三个星期,但这次我们将花更长时间在以上两个社区活动。接下来几年,我们将通过艺术工作坊、艺术活动、演出等和那里的居民接触,让他们也能参与我们的企划,一起打造一个让任何人都有办法了解临终议题,从而为自己、为家人做出明智决定的社群。”
新加坡逐渐趋向老龄化,戏剧盒选择的社区也有较多的乐龄居民,以模拟一个老龄化社区存在的条件与议题。10月、11月,“两面之间”将会以免费人偶表演《风回家了》打头阵,在忠邦和直落布兰雅出现。这实现了戏剧盒的编创理念,包括戏剧表演和装置艺术展在内,以特别设计的艺术体验式活动和参与者互动交流,让艺术工作者和社区居民一起创作艺术作品;最后与其他的社群分享,或继续邀请公众前来参与创作。
人偶剧以四种语言演出
人偶表演《风回家了》讲述一对年老夫妻与一只小猫之间的温馨故事,由偶剧名家为观众呈献。《风回家了》为观众所爱,2014年首演后就广受欢迎。原剧以华语演出,这次戏剧盒也将会以英语、马来语、淡米尔语演出,让更多观众能够欣赏。
《风回家了》剧情是:一对恩爱的年老夫妇原本安享晚年生活,在丈夫得知自己患癌时起了变化。丈夫除了必须尝试处理自己对死亡的恐惧,也必须为患上失痴症的太太将来的生活做好准备。他究竟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呢?
每晚的演出过后,“两面之间”将会进行小组对话,由志愿者、协调员带领对话,让观众有机会谈论这个艰难却重要的议题:我们的临终抉择。
本周忠邦场次的演出只剩今晚一场,地点在大牌104忠邦巴刹旁的空地,时间是傍晚6时30分至晚上9时30分,以英语演出。
直落布兰雅场次的演出将从10月25日进行至11月5日,地点在大牌11直落布兰雅弯巴刹旁的空地,时间也是傍晚6时30分至晚上9时30分,将分华语、马来语、英语、淡米尔语不同场次。
详情可上戏剧盒面簿:www.facebook.com/dramabo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