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兰芝赛马场的人生跑马灯:他们和马场的故事

字体大小:

“我曾经想过我退休后,周末就到马场去,和那里的人聊聊赛马,度过我的退休生活”

《新明日报》赛马组资深记者柯秀芳从初识马场到现在,转眼已43年。除了住家和公司,马场就像是她的第三个家。

说起如何入行,原来一切皆为缘分—— 当时的她毕业后正打着临时工,骑驴找马的当儿应征了《新明日报》的空职。无独有偶,当时赛马组正需要请人,而同组的同事竟然和她住同一栋楼,于是就这样被登门“面”试,一晃眼就43年。

她见证过马场人山人海的画面、看过一家大小扶老携幼参加家庭日的画面、也记录过身边的骑师和练马师的事业高低潮,听到马场宣布关闭的消息,她最关心的是这些与马为伍的人们。

练马师陈海旺:马儿不像车,不能说卖就卖

新加坡赛马场在搬到克兰芝之前,原址在武吉知马一带,也是陈海旺当年学校的所在地。当年的他逃课时不去玩游戏找乐子,而是到马场去看马匹练跑和晨操,因此与马结下缘分。

一转眼到了事业转捩点,已婚的陈海旺当时在全职军人、创业和接手爸爸生意间踌躇不前,老婆的一句话点醒了他。

“既然要做,你就问自己做什么会让自己开心,你就去做好那件事”。

于是他毅然到美国去学习练马,学成归来就设立起了自己的练马公司,租了马房,开启了练马师之路。

“印象最深刻是一匹名为‘御猫’的马匹,它曾为我赢过冠军杯,跟我感情很好。但是当时马主想要让它到另一个马房去看看能否再有突破,依依不舍也必须将它送走。它离开那天我躲在马房不敢出来,听说它每走三步就回头看我的方向一眼,让我觉得很不舍。”

的确,对他来说,听到马场要关闭的消息,除了疫情后为买马而向银行贷款与手上的马主,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些马匹的去留。他每天从早上五时到下午三时几乎都在马房,对每一匹马也如数家珍,如今得割爱,他有万般不舍。

新加坡马会员工郭更生:不舍这一片绿油油草地

郭更生与克兰芝赛马场从它建筑时期就结缘。

当时的郭更生是负责设计和开发马场草皮洒水功能的外包工程师,将克兰芝从寸草不生的黄土地变成绿油油的草地,他回想时语气里有股自豪。

据了解,马场用的草皮并不是一般草皮,而是得从新西兰引进的一种特殊草皮,所以照顾起来也不容易。

从外包工程到直接管理马场的工程,郭更生在马场有很多喜爱的角落,但最爱的还是眼前这片草地。对他来说,每天能踩在这片草地上是他最放松和自在的时刻。

“马场即将关闭了,草地也快没了,有什么话想对它们说?”,记者问到。

郭更生想了很久,表情有些复杂,最后说出了祝福这片草地能更加美丽的一段话。

不舍或许不在话下,更多的或许是可惜和遗憾吧?

见习骑师萧宝慧:为赛马运动走入历史感到遗憾

“小时候看了一部关于赛马的港剧后就对赛马深感兴趣,后来也因为喜欢小动物,转而开始接触到赛马这项运动”,萧宝慧在赛事后接受访问时说。

她是现在新加坡唯一一位赛马女骑师,从学习到见习骑师,其实也只有八年。但这八年来几乎每一天与马相处,在马背上的她与马儿的情感并非外人所能理解。

接受访问当天是马场宣布关闭后的第一场比赛,她表示当天在休息室的气氛并不太好,大家似乎都觉得被“判了刑”,好像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这项运动被结束的命运。

她表示,大家想到赛马就先联想到赌博,但其实赛马也是一项运动,而骑师就像运动员,每一个照顾马匹的人都是专业的,大家也应该看看赛马的专业一面。

在马场关闭前,让我们来听听这几位和马场的故事。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