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100

扩大团队为新闻质量把关

早报高编、各组主任,以及摄影组和视觉部的代表,每天会开早会、午会和晚会,决定主要新闻内容和各平台的安排。图为2023年8月20日的午间会议,为当天国庆群众大会的内容做准备。出席会议的有本地新闻组副主任王慧容(白衣,从左到右)和主任邹美琳、助理总编辑洪奕婷、副总编辑吴新慧、政治新闻主任何惜薇、执行总编辑韩咏梅、总编辑吴新迪、副总编辑王彼得、助理总编辑郭丽娟和副总编辑郭思满。(陈渊庄摄)
早报高编、各组主任,以及摄影组和视觉部的代表,每天会开早会、午会和晚会,决定主要新闻内容和各平台的安排。图为2023年8月20日的午间会议,为当天国庆群众大会的内容做准备。出席会议的有本地新闻组副主任王慧容(白衣,从左到右)和主任邹美琳、助理总编辑洪奕婷、副总编辑吴新慧、政治新闻主任何惜薇、执行总编辑韩咏梅、总编辑吴新迪、副总编辑王彼得、助理总编辑郭丽娟和副总编辑郭思满。(陈渊庄摄)

字体大小:

“的”“地” “得”,这三个在华文日常用语里经常出现的汉字和连接词,却经常遭混淆错误使用。

按汉语语法的规定:“的”,用在名词前面,例如妈妈的叮咛、可爱的婴儿。“地”,用在动词的前面,例如认真地学习、慢慢地走。“得”,则用在动词的后面,并且要跟着一个形容词,如长得好快、吓得脸色发青……

联合早报新闻室的同仁,不时会收到题为“语文评议”的内部电邮,发件人是审稿主任叶丽虹。上述是她今年8月中旬发出的第47期“语文评议”的部分内容。评议的汉字,通常是出自新闻室稿件中常见的错误用字或用词。这种纠正做法,是对记者们很好的提醒,也增添对有关词语的知识。

在新加坡语文大环境下,记者语文能力下滑是很多新闻室面对的问题。早报去年就设立了审稿组,由资深媒体工作者为文字内容把关。

主管审稿组的助理总编辑谭德婷(左起)、主任林传美、许禄艺和叶丽虹(不在图中),都是经验丰富的新闻人。(林明顺摄)

主管审稿组的助理总编辑谭德婷说,包括她在内的早报高级编辑一直以来都在摸索如何提升新闻文字和语用,特别是新记者的文字水平须加强,一些记者也因为习惯用英文思考或受限于英文原文,写法欧化。

成立审稿组的想法自2021年开始酝酿,当时有新闻室的主任即将退休或已达退休年龄重新雇用,高编团队因此决定组织一个审稿组来协助提升新闻室文字水平。

这也能减轻稿源组主任的负担,让主任们可以有较多时间策划和构思采访项目,以及加强新闻报道或专题在纸媒、数码及社交媒体等平台的呈现方式,增加报道的亲和力和知识性。

目前的审稿主任有早报前国际组主任林传美和前副主任许禄艺,以及曾在早报当过记者的香港凤凰卫视前编译主任叶丽虹。他们负责修饰本地新闻组和国际组的稿件,让文字更通顺和符合中文语境。

提升新闻质量、为内容把关、守好早报价值观和制定编务大方向,是早报高编团队工作的一部分。

11名高编各司其职,除了掌管早报的总编辑吴新迪和执行总编辑韩咏梅,还有负责管理不同新闻组和事务的副总编辑及助理总编辑。

副总编辑方面,吴新慧负责本地新闻、财经和体育组;王彼得负责言论组;韩咏红负责中国和国际组;郭思满负责视觉部和多媒体编辑组;兼任副刊主任的胡文雁也是负责副刊组的高编。

助理总编辑方面,洪奕婷负责影音群、数码编辑和社媒与受众组等数码事务;郭丽娟主要职责为签版;谭德婷则管理审稿组。

签版指的是报纸送去印刷前,审阅新闻内容和版面并做最后确认的工作,是不少高编的日常职责之一。

华文媒体集团营运总编辑罗文燕也是高编之一,负责《早报星期天》、品牌及客制企划组、区域化计划、联合早报俱乐部以及大型活动等。

吴新慧说,2021年新加坡报业控股改组、原有的媒体业务脱离母公司另成立新报业媒体信托后,极力提升旗下各语文媒体产品的新闻内容,以及加强整个团队与产品内容的数码化转型,早报在这大方向下更有资源投入数码科技、对记者的培训,以及重点增加各组人手,提升新闻内容品质。

继成立审稿组后,早报去年再成立特稿组,由数名经验丰富的前早报写手“回巢”组成。他们除了经营专题、深入的人物访问和重要采访,也协助指导年轻记者提升采访能力及新闻素质。特稿组的优质作品也是后辈学习的范例。

纵观目前的媒体环境,早报在新媒体时代遇到的另一个挑战,是如何保持客观和中立。

主管言论组的王彼得说,这些年社会人心比较躁动,很两极化,另外是地缘政治的博弈越来越激烈,在报道的角度,以及言论立场上,很容易两边不讨好,动辄得咎。

“如何保持客观、中立,并且被认可为客观、中立,是很大的挑战。这要求同事们要有很强的专业能力,能思考、能做很好的判断,不会被别有用心的新闻来源所忽悠、影响,然后不自觉的,成了别人认知作战的工具。”

另一方面,随着网络和社交媒体兴起,早报这些年也提速向全媒体转型。

王彼得说,早报除了做平面,也做视频、音频,同时进入到不同的平台,所要求的技术、编制、管理办法等等都不断在演化。“这就要求所有的从业员,包括高编要不断学习和改变旧思维(learn and unlearn)。”

要更有意识地做亲和与睿智全媒体

吴新慧提到,配合早报100周年庆进行的新闻室改革,早报现在要更有意识地做亲和与睿智的全媒体,这不只是考虑新闻报道的速度和广度,在呈现方式方面也要有视角和温度,让读者觉得好读、好看、好用,也启发思考。许多解释性报道和图解应运而生。

走向数码的同时,多媒体编辑组和视觉部高编郭思满,也在思考印刷版的特点是什么。“什么是块状和碎片化的网络目前还不能提供,而受众仍然喜欢的?”

“最明显的就是版面带来的视觉感受、大小和分寸感。因此,无论是负责数码还是纸媒,我们都要了解和懂得发挥不同平台的特点,在迎接百年大庆之际,拥抱一个迈向全媒体时代的早报。”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