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香港儿童快乐感减少

字体大小:

(联合早报网讯)香港小童群益会一项“香港儿童快乐因素调查”发现,相比2008年,“儿童感到快乐”的百分比下降,由73.8%降至57.1%。6至11岁认为“考试成绩好”是快乐的元素,12至17岁则认为,快乐是“可以做喜欢的事情”。

据明报报道,调查于今年2月至3月进行,第一阶段调查透过开放式问卷,收集120位小童群益会的儿童对快乐因素及活动意见,再按有关意见拟定第二阶段问卷。调查最后访问了6至17岁1055名儿童。

调查结果显示,最能使儿童感到快乐的因素是“放假”,有57.4%。其次为“成功做到想做的事”(45.2%)、“获胜/获奖”(36.3%)。

儿童表示,最能使他们感到快乐的活动或事情则为“和朋友一齐玩”(48.6%)、“去郊外/离岛/旅行”(45.5%)及“玩手机”(40.6%)等。

儿童最希望得到的快乐,则是“考试成绩好”,有38.2%,其次为“没有压力”(35.2%)及“可以做喜欢的事情”(34.4%)。

另外,最多12至14岁的儿童感到不快乐(16.8%)、其次为9至11岁(12.6%)、15至17岁(8.6%)及6至8岁(6.5%)。

小童群益会总干事罗淑君建议,儿童可以每日不少于半小时运动及每周一次户外群体活动。她表示,家长可让儿童在家每天有一些“自主时间”,例如每天半小时,每月与子女去户外走走。她又建议,学校也必须确保有小息及体育课时间,让学童享受小息的自由空间及活动。

执行委员会主席吴彦明医生则指,儿童每周有6小时与家人共膳,能提高学业成绩及提高自信。他又指,儿童应把每天看电子仪器的时间减至2小时,得到更多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素。

浸会大学体育学系副教授雷雄德指,调查显示,儿童较喜欢与同辈相处,家长应留更多私人空间予儿童。他又表示,时下家长对儿童的运动有3大错误理解,包括:第一,将自己的好胜心放在小朋友上,过分重视胜负,令小朋友不能透过运动得到开心愉快过程;第二,过早参与专项训练,雷雄德指出,家长为了让小朋友入读名校,只着重专项训练,忽略兴趣;第三,参与多项运动比只参与一项运动的受伤机会低,因儿童在较高的协调性及柔软性。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