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情

新疆企业民众起诉德人权人士造谣 学者:中国拿起“法制武器”捍卫权益

字体大小:

受访学者认为,中国媒体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加快推进涉外领域立法隔天发布这项民事诉讼消息,显示中国下来在新疆问题上将主动出击,拿起“法制武器”捍卫自身权益。

随着中西方围绕新疆人权问题的争议持续升温,新疆部分企业和民众正在委托律师起诉德国人权活动人士郑国恩。这是新疆人权问题引起国际关注以来,中国首次出现针对西方人权活动人士的民事诉讼。

受访学者认为,中国媒体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加快推进涉外领域立法隔天发布这项民事诉讼消息,显示中国下来在新疆问题上将主动出击,拿起“法制武器”捍卫自身权益。

具中国官方背景的天山网昨天报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企业和民众指本名阿德里安·曾兹(Adrian Zenz)的郑国恩散布“强迫劳动”等涉疆谣言,导致他们声誉受损并遭受经济损失。他们已向新疆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申请,要求郑国恩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并赔偿损失。

报道称,这起民事诉讼案反映出中国民众法治意识和跨国维权意识增强,并预示对郑国恩之类的人员或机构,不排除会有更多受损企业和个人提起诉讼申请。文中并未透露具体起诉日期、人数和索偿数额。

47岁的郑国恩是一名人类学家,因对新疆再教育营(中国官方称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的研究而受到关注。他是美国共产主义受害者纪念基金会的中国问题资深研究员,2016年起开始发表新疆相关研究报告,包括指新疆的棉花采集工人被迫劳动。

天山网严批郑国恩炮制虚假学术研究成果

美国去年曾以新疆实施强迫劳动为由,限制进口新疆的棉花和服装等产品。美国当时并未引述郑国恩的研究,但外界普遍揣测郑国恩的研究是制裁的依据。

郑国恩本月2日再次发布最新报告,称新疆有两种大规模、政府支持的强迫劳动项目在运行,包括新疆再教育营项目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项目。

天山网在报道中严厉批评郑国恩,指他近年来在推特等社交媒体上多次发表涉疆言论,炮制“新疆对少数民族实行强迫劳动等虚假学术研究成果”,受到西方媒体追捧。“受其谣言误导,部分国家和企业减少甚至停止自新疆进口棉花及棉花制品,新疆部分棉农、加工企业遭受较大经济损失。”

郑国恩昨天接受路透社访问时回应称,不清楚诉讼内容,不过这起诉讼案显示他的研究具影响力。他相信诉讼只是象征性的,他最后一次到中国是十多年前的事,近期并不打算去中国。

郑国恩的涉疆言论长期以来受中国官方关注,中国外交部近半年曾两次在例行记者会上点名批评他。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上月警告,“总有一天,郑国恩等肆无忌惮的造谣中伤行为要受到正义的清算”。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这次的民事诉讼案显示中国有意超越人权层面,从法律下手,应对西方在人权问题上的施压。

他解释,美国和欧洲对人权问题的干涉不再限于口头交锋,而是把人权问题技术化,和贸易标准挂钩,试图影响疫情后全球供应链、生产链和价值链的重新配置。因此,“中国也不能光从人权的层面和西方斗争”。

王义桅指出,中国有意积极地用法制武器来捍卫自身权益,此次由新疆企业和民众提出诉讼,显示中国将集合民间力量对外国势力作出反制,而不单是在国家层面作出回应。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