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惹摊主坚持大半辈子 以诚意与用心保40年古早味

林楷义与妻子一起经营的罗惹摊位,是超过40年的本地老字号。
林楷义与妻子一起经营的罗惹摊位,是超过40年的本地老字号。

字体大小:

“上山就预了路难走,会跌倒,还会被老虎追,被蛇咬。”

老鸿生罗惹摊主林楷义(58岁)用这句话概括44年的小贩生涯,也是他想对年轻小贩说的话。

当然,小贩中心没有老虎毒蛇,他是形容当小贩就好像上山般充满挑战,既然决定走这条路就不要怨,乖乖把生意做好。

林楷义出生于1960年,中一后辍学,14岁开始帮父亲卖罗惹。隔年因父亲健康出问题,便由他接手,没料到一做就44年。

15岁扛起养家千斤担,林楷义说来却轻描淡写。对他来说,为生活打拼是理所当然的,大半辈子在档口忙进忙出,白了少年头也无怨无悔。

他说:“做习惯了,每天睡五六个小时,眼睛一睁开就工作。就算休息没开档,也要准备材料、酱料,要想订什么货,把罗惹做好是我的责任。”

访问进行到一半时,来了一名印族顾客,林楷义贴心地询问对方是不是素食者,需不需要准备素食罗惹。他事后解释说,很多印族同胞吃素,所以他特别为他们准备素食罗惹。

“顾客花钱来买罗惹,当然要他们都吃得满意开心。”

敬业乐业,是他当小贩的态度,他投入的诚意与用心,通过一盘盘的罗惹传递到客人口中,成就了40多年来不变的美味。

自定营业‘吉时’

下午4时38分开档,凌晨1时38分收档,自己设定营业吉时。

许多顾客一拿到老鸿生罗惹的名片,就被独特的营业时间吸引,问他背后有什么特别原因。

林楷义笑说:“华人喜欢好意头嘛,所以就选择这吉利的时间咯。”

他说,从马林百列家里来到德明路小贩中心需八分钟,他每天下午四点半出门,来到档口刚好是4时38分左右。

林楷义指出,小贩营业时间很自由,偶尔早点或迟点开档和收档也是有的,只是没想到超过10年前一时兴起的念头,逐渐成了档口的特点之一。

从跑地牛到入驻小贩中心

从“跑地牛”到有瓦遮头的小贩中心,老招牌罗惹见证本地小贩文化演变。

林楷义说,父亲当年从街边小贩起家,那时被称为“跑地牛”。

“当时街边小贩是不合法的,看到执法人员来抓就要快点跑,所以叫跑地牛。”

直到1974年入驻德明路小贩中心后,档口才有瓦遮头,卫生条件也大大提升。然而,不管小贩的经营模式怎么变,对林楷义来说,有一样东西始终如一,就是食物的味道。

他说:“我仍然保持父亲几十年前流传下来的味道和做法,辣椒自己炒,虾膏来自槟城,一直没有改变原料。”

他至今仍坚持炭炉烤豆卜和油条,不愿改成电炉,哪怕这样必须耗费很多功夫和时间,这些细节也正展示传统小贩的迷人之处。

小贩文化申遗  林楷义感自豪

谈到政府计划为小贩文化申遗,林楷义显得相当自豪,感觉多年付出受肯定。

他说:“外国人来到新加坡时,都爱到小贩中心看看本地的小贩文化,如果要去酒楼吃饭,口袋里没有100元也不敢进去,但是来到小贩中心,只要20多元就可以吃到很满足了。”

他更大的希望是:经过数十年流传和累积的小贩文化不会凋零,年轻一代能继续把它发扬光大。

他说:“年轻人的做法肯定和以前不一样,但最重要的是必须用心去做,除了用心还是要用心,没有第二个答案。”

趣味小知识

罗惹(Rojak)源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语“Rojak”就是由印尼话的“Rujak”演变而来。

本地风味的罗惹最早由槟城人引进,潮州摊贩为迎合不同籍贯的客人,经过一连串改良,加入娘惹的姜花,华人的豆干、油条,逐渐形成口味偏甜的本地罗惹。

根据记载,二战后常有华族摊贩沿街兜售冰品和糖果,竞争激烈。为寻出路,有些潮州小贩改行卖罗惹,华人的炒罗惹便逐渐形成气候。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