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中,由韩团EXO成员吴世勋、中国女星吴倩合演的中国电影《我爱喵星人》突然上线,不料短短几小时便遭遇下架。网民对此众说纷纭,许多人相信是“限韩令”未解。这部片经历拍摄、雪藏、院线重新定档、撤档之后,依然命途多舛,也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点。
2月,央视新闻曾发布消息称,该台与韩国KBS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在节目内容、媒体技术、产业经营等全面合作,推动两国人文交流,增进友谊与互信,推进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新闻一出,有人推测“限韩令”可能要解禁了。
早在2016年5月结束拍摄的《我爱喵星人》,在3月迅速抢占头班车宣布重新定档,韩国影视作品在中国市场的长期空白和韩国人气偶像主演的稳定热度,令这部片经历多年雪藏仍然具备不错的热度,在票房数据平台的想看榜名列前茅,影片突击上线后,男女主角的吻戏迅速登上微博热搜。但片方始终坚持低调,在各个平台上,韩籍导演的名字甚至模糊处理,电影也未进行任何宣传,谁知仍难逃下架的命运。
模糊处理删减镜头
减低韩方存在感
另一边厢,剧集市场也传来了同样的信号。由张翰、朱一龙主演的涉韩剧《夏梦狂诗曲》改名为《你的声音如此美丽》后,重新制作并积极推动发行。为规避政策风险它采用换人补拍、剪辑删减等方式抹去女主角高俊熙的镜头,降低她的存在感。
回顾“限韩令”始末,诸多涉韩影视作品、娱乐节目被叫停是真,行业内外也早已默认了限韩令的存在。然而官方始终未有明确传达相关禁令,态度一直比较模糊。外界估计,仅凭央视与KBS两个国家电视台层面的合作协议,或许还不够充分让“限韩令”完全解禁。
中国电视剧业界人士之前说过,韩国的文化产业跟中国单向合作较多,韩国只是把中国当做一个市场,单向输出,但是韩国对中国的文化并没有对等的接受,未来合作将更注重双向对等。这意味着中方可能不会再像限韩令之前对韩国影视全盘放开接收了。
本土偶像取代韩星
成追捧主流
韩娱在中国市场五年空白,断了韩流在中国市场的路。一方面,中国影视娱乐产业蓬勃发展,本土偶像亦逐渐取代韩国偶像成为粉丝追捧主流;另一方面,在被迫与韩国文化交流“断臂”后,国内影视行业与日、泰、美等国的合作日益紧密,即便“限韩令”松动了,但韩国娱乐势力在华影响力已不复当日,且失去了不可替代性。
随着观众们不断进化,那些被积压的影视作品能否再受欢迎,又是另一个未知数了。
什么是限韩令?
由于韩国部署萨德反导弹系统,中国认为这会对其国土安全造成影响,于是对韩采取多项反制措施,传言中国政府限制韩国艺人和节目的举措全面开启,中国广电总局的禁令包含:禁止韩星中国演出;停止新的韩国文化产业公司投资;停止韩国偶像团体面向一万名以上观众演出;禁止新签韩国电视剧、综艺节目合作项目;禁止韩国演员出演电视剧在电视台播放等多项规定的措施,并要求在2016年9月1日开始实施。
同年11月,韩媒开始炒作中国发布“限韩令”的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没有听说所谓的“限韩令”。
除了文艺方面的禁令之外,还有旅游方面的禁令。自2017年开始,中国各大旅游公司和旅行社开始不再出售韩国旅游产品,邮轮公司也不再出售韩国相关航线产品。同年2月开始,网民发现网上所有韩国综艺视频都无法播放,确认“限韩令”落实。
在“限韩令”的影响下,韩国娱乐企业市值蒙受打击,YG和SM等主要娱乐公司的股值全面下跌,达到一年以来的最低点。韩方唯有转移经营其他市场,在冠病疫情发生前,韩星来新加坡演出和宣传的次数大增,重掀热潮。韩流未来在中国有何作为,只有时间能够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