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台湾老戏骨张晨光在中国大陆直播带货时被网民惹哭的新闻引起不小议论,网民吐槽他“不好好拍戏,晚节不保”,还质疑他卖假货,让他哭得很委屈。事件引发大众对中国老艺人晚年生活的关注,究竟他们靠什么养活自己?
这些年明星直播带货很常见,绝大多数网民都觉得对张晨光如此毒舌很不应当,毕竟人都需要生计。何况,这些年随着视频、直播的崛起,连当红的年轻明星都开始网红化,纷纷放下姿态加入直播带货的大军,更别说没多少戏拍的老戏骨。

据知,张晨光玩视频已经有两年了,累积了229万粉丝,直播带货无数次,就这次哭了出来,才闹到天下皆知。但被骂的又何止他一人。65岁的刘晓庆告别事业的巅峰已久,现在靠一张整容脸掀话题。她在抖音平台上的粉丝已破500万,直播带货后,更多人嘲她脸崩,或质疑她卖“地摊货”,但她的情绪并不受难听话影响。

还有把毛泽东演成“专属角色”的唐国强,也开始跟着跟赵本山的爱徒小沈龙直播卖酒。63岁的谐星潘长江更厉害,目前在抖音已有2600多万粉丝,带货业绩更让很多年轻顶流偶像汗颜。

会玩视频的网红派也不全是一个样,例如80年代中在电视剧里演活济公、连本地观众都认识的游本昌,差两年90岁了,老当益壮,常常一人分饰两角拍一些搞笑但有教育意义的视频,创作不间断,让人佩服,逢年过节还会通过视频跟粉丝问好。

还有一类老戏骨,因为作品深入明星,国民度高,或是突然意外翻红,开始接到各种综艺邀约,统称综艺派。他们平时有戏拍就拍,没戏拍就上综艺节目,也能轻松赚钱。
比如张铁林靠着家喻户晓的《还珠格格》电视剧角色皇阿玛,近几年来已不知在多少综艺里“黄袍现形”。
资深演员李诚儒在竞演类综艺《演员请就位》里当导师,硬杠导演导师郭敬明又狠批小鲜肉翻红,成为各大综艺的抢手嘉宾。

同样资历深厚的宋丹丹,从竞演类综艺《演员的诞生》的导师,到最近参加生活类真人秀《五十公里桃花坞》当主心骨,都是媒体焦点,但言论随时被放大,容易引来网民批评,随时“晚节不保”,这是赚钱的代价。

除了上述两大主流派别,还有一些非主流派,比如62岁,以扮演孙悟空为代表角色的六小龄童,特别爱出书,还出了超过八本,从《听孙悟空说西游》到《六小龄童品西游》,内容都跟自己的专长角色脱不了关系。直到今天,仍有各种消费《西游记》情怀的影视作品找他出演,他也开有多所以自己为主题的售票艺术馆,有人笑他几乎垄断了整条孙悟空周边产业链。

1986版的电视剧《西游记》主角中,唐僧扮演者之一的徐少华与众不同,63岁了仍到处登台表演,招牌服装就是唐僧僧服。

老艺人重视个人修养,写得一手好毛笔字的不少,例如张铁林、唐国强都曾卖字,拍卖价格从几千到几万新元不等。

有一度流行艺人发文字、录视频给粉丝祝福,甚至满足合影要求,一单能赚好几千新元,收入颇可观,不少老艺人都提供过这类服务,只是它容易惹争议,大家才停了。
其实有很多知名老演员如王劲松、濮存昕、张国立、金士杰、李立群、陈道明等,还老老实实在拍戏,追求艺术理想,但演配角,赚的有限,自然收入不如下海带货。不愿频繁抛头露面消耗自己的观众缘,把更多心思放在创作上,是值得尊敬的态度。

在那些苛刻的网民眼里,这算是保住了晚节,但如果老实拍戏但作品质量差,那也免不了被骂。所以,究竟是近在咫尺的利益重要,还是要在乎少数网民远在天边的质疑,艺人自己心里要有把尺。
网民要求老戏骨要保持高风亮节的形象,也要明白。老戏骨也是要吃饭的,只要没犯法,实在不必随便给人扣上“晚节不保”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