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剧难求,这不仅是观众的心声,也是本地电视圈面对的挑战。受访圈内人认为,要在剧本上求突破,不能单靠故事人或编剧之力,而是从大环境着手,集合群体力量,并且找出属于本地的特色,才能缓解本地剧的瓶颈。

本地剧曾经历辉煌的年代,产出《雾锁南洋》《豆腐街》《出路》和《小娘惹》等脍炙人口的作品。近年来这样的经典剧少之又少,剧本是一剧之本,一部戏好不好看,故事人和编剧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有些人认为本地剧的瓶颈,问题源自于剧本。到底创作题材的故事人和写剧本的编剧面临什么样的困境,他们该如何寻求突破?

受访的故事人洪荣狄、新传媒主管张龙敏、堂堂映画负责人周伟堂和台湾金钟奖视帝李铭顺异口同声认为,要改变不能单靠故事人或编剧之力,而是从大环境着手,集合群体力量,并且找出属于本地的特色,方能杀出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