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和平只有代价

字体大小:

本周影评

假如现在地球无战事,这部以英语、德语拍摄的《慕尼黑:战争边缘》(Munich: The Edge of War)必将被埋没在串流平台巨大作品库里,不会引起这么多关注。

剧作家Ben Power(本鲍尔)改编Robert Harris(罗伯特哈里斯)的同名小说,德国导演Christian Schwochow(克里斯丁安施沃霍夫)在2020年11月开拍时,当然不可能预料到今时今日的国际情势——俄罗斯出兵乌克兰,以致全世界都忧心忡忡第三次世界大战箭在弦上。

何其吊诡。

《慕尼黑》反思历史,历史呼应现状。过去不断循环甚至在今日重复上演,皆因人类从不吸取教训。

静态文戏多,与现实相呼应

透过虚构人物还原二战前夕,审视重大历史事件。非谍战动作片,静态文戏居多,123分钟电影与现实相呼应,看时情绪分外投入,即使是凌晨3点,我仍想一口气把电影看完。

以欢腾派对开场,刚自牛津大学毕业的同窗知己,喝酒嬉戏畅谈理想憧憬。

暴风雨前夕总是一片歌舞升平。

下一个镜头,已来到六年后。男人们各为其主且不相往来,在英国的莱加特服务首相张伯伦,回到德国的哈德曼则成了希特勒的翻译官。原本推崇希特勒,认定他能让德国更伟大的哈德曼,多年后看清恶魔本质,手握机密文件找上昔日好友,希望力劝张伯伦放弃与希特勒签署《慕尼黑协定》……但大局已定。

作为观众的我们,以全知视角看电影。1938年《慕尼黑协定》是废纸一张,希特勒的承诺根本是狗屁,二次大战终究惨烈爆发生灵涂炭。

希特勒对外一堆借口合理化侵略行为,并吞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大国如英法明哲保身,采取绥靖政策姑息养奸。美其名为避免大规模战争,步步退让不过是虚伪,反正牺牲的是弱势小国。被划分领土的国家领导人甚至未被受邀出席会议,侵略者反被纵容名正言顺接管领土。

是的,政治讲利益不讲公义。

尽管得到秘密情报,看清希特勒对欧洲领土的野心,英国首相张伯伦仍选择与恶魔交易,以维持表面的和平,甚至自以为精明地和希特勒加签另一份协议,把避战当作功绩。

电影里,张伯伦有一番慷慨自白:“面对流氓时,务必要留一手……万一他毁约,世界就会看到他的真貌。同盟国会团结起来,就连美国都可能插手。让自己出糗不过是微小的代价,我只能以我手上握有的牌来对抗他。”暗示他在签下协定前已预知结果,甘愿承担骂名。

一年之后,英国果然还是被卷入战争。

电影明显为张伯伦开脱

电影遭受批评的部分,在于明显为张伯伦开脱,为《慕尼黑协定》平反。我尊重电影的创作自由,尽管我对此论调不愿苟同。

与虎谋皮目的在于拖延时间准备抗战?这种说法简直天真,因为同时间德国的野心也无限膨胀,军力急速扩张,反而让二次大战更无可避免。

盖棺定论的张伯伦被视为二战罪人黯然下台,并在六个月后因癌症病逝。

英雄,留给继任者丘吉尔来当。

不过既然找上英国男星Jeremy Irons(哲拉米艾恩斯)主演,张伯伦毫无意外地成了电影里最引人入胜、最复杂多层次的人物。

因为是艾恩斯,所以观众会相信他可能是睿智先知,信他大仁大义为苍生,而非懦弱自私心存侥幸如平凡人。但说穿了,张伯伦所做的一切或许只是迎合当时的民意。

《慕尼黑》思考了几种可能改变历史的可能性。

如果张伯伦拒绝签署协议,早早连同法国与之抗衡;如果希特勒发动战争初期,已被国人推翻或刺杀……但历史只存在结果,没有如果。

《慕尼黑》其实更想讲的是大时代卑微个人的选择。尤其如果你热血不灭,该如何自处。“我们无法选择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如何回应。”

两名男主角阻止协议失败之后,莱加特安慰哈德曼:“总会有希望的。”哈德曼一脸不以为然:“所谓的希望,就是等待别人动手。这样的希望,不要也罢。”

莱加特:“你会怎么做? ”

“Carry on(继续)。”哈德曼回答时连一秒迟疑也没有。

生于乱世,面对恶魔野心,总要做点什么。等待大国政客?还是靠自己吧。这点,乌克兰人民最有感。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