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来到本地生活,法国导演Raphael Millet(拉斐尔米利特)对首都戏院(Capitol Theatre,2015年翻新后改名首都剧院)印象非常深刻,如今导了纪录片《首都剧院——星耀狮城》(The Capitol of Singapore),将在今年新加坡文化遗产节(Singapore HeritageFest)放映。

米利特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透露,首都剧院是新加坡最具标志性的电影院之一,把它拍成纪录片甚至是书写它,都会很有趣。有一天机会来了,两名喜欢他过去作品的法国制片人找上他,因为他们的《神话电影院》(Mythical Cinemas)要推出第二季,要他推荐一家亚洲电影院,“我马上推荐首都剧院,它不仅是一座保存完好,令人惊叹的建筑,也跨越了新加坡数十年的电影历史,是重新审视新加坡电影遗产各个方面的完美平台。”

从灰烬中复活的凤凰

2002年3月来到本地生活的米利特,在该年4月新加坡国际电影节遇到了当时电影节的两名幕后大臣,他们看到他对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本地电影文化的老故事充满好奇时,就告诉了他屹立不倒的首都戏院,他后来找机会进去窥探,发现戏院里的部分被掏空了,“大部分座位被拆掉了,并到处乱扔。里头有股难闻的腐臭味,到处都是鸽子筑巢,还有成堆的邵氏旧电影新闻杂志和电影海报被灰尘覆盖。一切都腐烂了,是一个看起来很忧郁的地方,似乎没有未来。”

几年后,他的德国摄影师朋友Philipp Aldrup(菲利普奥尔德鲁普)刚搬到新加坡时,也被这座戏院的忧郁感所震撼,并在它最落魄时捕捉了最精美的照片。米利特说:“我在纪录片中加入朋友的一些照片,以唤起那些日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翻新后的首都剧院真的是走了很长的一段路,有点像从灰烬中复活的凤凰。”

新旧画面讲述前世今生

米利特20年来在本地与法国两边飞,纪录片作品包括《卓别林在峇厘岛》(Chaplin in Bali)等,《首都剧院》除了许多珍贵的旧影像、照片,也拍摄了新画面,并访问了该剧院创办人的后代、建筑师,电影研究者包括《联合早报》资深记者林方伟等,巨细靡遗诉说了首都剧院的前世今生。

米利特认为《首》强调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特别是电影遗产的重要性,无论是老电影或建筑,在首都剧院都融为一体。就像其中一位受访者说的‘这不仅仅是为了怀旧’,我在纪录片中强调了他的话,是为了让观众反思时间流逝的想法以及了解过去并最终保存过去的重要性,以便继续前进。”

顺利找到本地人出镜

纪录片2019年底开始拍摄,疫情第一次大封锁时,他唯有停机。2020年7月防疫措施有所放松时,他迅速拍摄了所需的访问,并捕捉了剧院及其周边环境的一些外景镜头。“这一切只用了两天半的时间完成。我同年回到法国,10月和11月与我常合作的剪辑师一起剪辑,这一次是法国第二波疫情,我和妻子及剪辑师在家呆了7周,剪辑师就住在我们的客房。之后做混音和校色就有点特别了,因为巴黎的技术设施还没真正开放,大家学习如何远程做这些事。在某种程度上《首都剧院》是一部疫情电影,遇到许多障碍,但仍然设法完成。”

他希望新加坡人为自己的文化遗产发声,顺利找到出镜者,疫情带来不少拍摄阻力,不过受访者都很配合,让他心存感激。“片中珍贵的档案资料,如殖民地时代的旧电影片段或新闻片,花了不少时间搜索,所幸亚洲电影资料馆和邵氏机构都鼎力协助。”

《首都剧院——星耀狮城》在来临的5月6日与7日(星期五、六)于首都剧院放映,读者可透过网址:bit.ly/CapitolSGFilm查询详情与购票。所有公开销售净收将交予国家文物局,以支持其保护和促进新加坡多元化社区遗产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