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Netflix串流平台7月推出的美国动画片《海兽猎人》(The Sea Beast),只感到一阵莫名的惆怅。什么海兽横行,什么受英雄传说启发的孤儿只身偷渡,向往猎杀大怪物之类的剧情,回想着心里都麻木了,这里懒得说了。

导演Chris Williams(克里斯威廉斯)过去的作品包括2014年的《大英雄天团》(Big Hero 6)和2016年的《摩瓦娜》(Moana),成绩斐然。今年的《海》能祭出高超的3D电脑动画技术质量(包含视觉上栩栩如生的质感、异常鲜艳活泼的色彩、完全自然流畅的动作等等),并实之以动感十足的战斗场面,以及棱角分明的人物形象,不过是满足最起码的期待罢了。在此之上,剧中海兽的形象设计多样化,圆润可爱与凶猛强大兼而有之,算是给本片多加了一些分数。

《海》制片团队还不惜挑战观众的接受度,颇费心思地大量注入了旧时代航海员鲜活的口语,并又在某些方面如实地表现了当时船员惯常的工作方式(比如船长要依靠不同层级的副手实时向下级水手喊话),客观上都丰富了片子的文史含金量。

尽管如此,我们倘若剥开这些亮丽的表层,却不难看出:《海》其实相当过时,同时又充分契合当下。

还玩《加勒比海盗》?

首先,本片里里外外到处都是《加勒比海盗》(Pirates of the Caribbean;2003至2017年)系列的影子。都什么年代了,还玩这一套?真的假的?

事实上,撇开具体细节不谈,《海》整个故事的大框架和呈现方式都是老掉牙的,是些已反复沿用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商业化气味奇重的程式。如此根本性的创意缺失,太令人失望。

我们还可以再退一步来看。《海》剧中尽是幻想的生物,幻想的历史背景,幻想的地理,但当中几乎贯穿首尾的大航海时代远洋冒险的浪漫,无疑是源于真实历史的一股精神与氛围。然而,这种精神与氛围跟眼前黑白颠倒、百难交集且又人心疲累的2020年代已是过于隔阂了,连要当心灵的麻醉剂都嫌药力太弱。

没有屠龙英雄可当

《海兽猎人》极重视“政治正确”的包容性,人物设定刻意包罗各色人种及男女老幼。(互联网)
《海兽猎人》极重视“政治正确”的包容性,人物设定刻意包罗各色人种及男女老幼。(互联网)

吊诡的是,本片同时又明显透露出当前的时代特色。比如它极重视“政治正确”的包容性,在人物设定上刻意包罗了各色人种及男女老幼(包括貌似中性者)。这一点甚为着迹用力,一如古代道家所说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无非曲折地反映出当今现实中身份政治(identity politics)所代表的普遍挫折感。

更具冲击力的例子,是本片后半部竟然逐渐戳破梦幻与假象,取消了本该轰轰烈烈的最后一战,否定了浪漫雄壮的英雄主义。这也反映了如今人们多已擦亮双眼清楚看到自己才是“怪物”(恶业制造者),不必妄想竖立另外的“怪物”,打倒它来当救世主。剧中人物最终敢于适当地否定前人(即历代先烈,包括自己已壮烈牺牲的父母——是的,现实中正是有多少人因为无法甩开这样的历史包袱,所以一直选择延续世世代代的错误与落后),拒绝留在同样的游戏里累积所谓惊世成就,非常难能可贵,是对世人提出的邀请。

眼见连家庭动画片都在叫孩子们质疑世界给出的大预设、大谎言,叫大家向前人大喊:“我拒绝你的遗产!”推倒既定体制来创造更慈悲更合理的新世界,可见时代真的不同了。我不敢说新世界不好,但我总觉得不安,好像在看着熟睡的巨人在剧烈转身,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翻下床来,“砰”一声摔成一地碎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