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特写之七件事(首播)
8频道 每逢星期二晚上8.30
读着《星期二特写之七件事》节目简介,不禁想到经常在电影新闻中出现的用词“re-imagine classics”(重新想象经典故事)。《七件事》以“经典”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为主轴,并注入节目组的“重新想象”。
《星期二特写》高级主编吴多炀告诉《联合早报》,希望观众重新认识开门七件事,正视它们的价值,窥探它们的未来,他说:“另一个目的就是要‘重新审视’这七件事。当我们提到柴、米、油、盐、酱、醋、茶,联想到的难免都和饮食文化有关。其实不然,它们的功能超越了我们所想。”
吴多炀举例说明,“例如木炭,它不仅是用来生火,也能以高压制造出活性炭,用于过滤水、医药、食物和美容产品上。”谈到米,节目探讨的不仅有温饱话题,也触及浪费米粮、米农困境等课题,以及本地学府如何引导学生了解“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讲到酱油,探讨传统酱油需要九个月的时间酿制,若以机械酿制只需要两天,消费者于两者间该如何选择?
吴多炀说:“如果把开门七件事框架在饮食上,它们只能局限在一个框框里,如果重新审视,解读它,它们的用途和价值就更大了。”
克服万难取得国外画面
节目内容包括国外的画面。节目组赴马来西亚拍摄稻田和盐厂,得知本地一家酱油厂即将在不丹设厂酿制酱油后,也委托当地摄影师捕捉不丹的景色,以及酿制酱油的材料。
内容讲述印度农民种植的“佛陀大米”时,节目会播放受访者提供的家乡录影,让观众了解当地农民的生活。节目组获悉有新加坡人在新西兰购买可种植400棵橄榄树的橄榄园,将镜头瞄向这片橄榄园,让观众一览收成和制作橄榄油的过程。
吴多炀说:“因为疫情,出国拍摄并不容易,一些国家的入境条件放宽后,我们就拉队去取景。有些国家不适合编导带队到当地,我们就委托当地的摄影师代劳,或者请求受访者提供画面。当然,这些都得经过多次的视讯会议详细讲解,才得以完成的任务。”
《七件事》的资料收集员是傅佩琳,编导是洪丽娇、黄银川、侯祖威和吴清泠。吴多炀说:“大家从七件事的源头开始寻找一些跟新加坡人有关、有共鸣的素材。因为要追溯源头,所以很多难得的历史档案、旧影像都被我们翻出来了,与此同时,大家也拜会不少业界的老前辈,以及现在的业者。”
保留木炭店的历史画面
资料收集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为了寻找木炭业最资深的前辈,节目组前后花了两个月接洽,“前辈因为耳背,不听电话,也不回短信,最终托人引见才见得到面。”
收集第一集《炭》的资料时,编导获知本地最后一家木炭零售店的63岁店主陈钦平打算结束经营91年的生意,赶紧把零售店的故事和画面记录下来,“拍摄结束后,木炭零售店也卖掉了,新加坡最后一家木炭零售店就此走入历史。”
第三集《米》中有一段关于猪油的内容也相当有趣。吴多炀说:“猪油可能让人抗拒,但是‘猪油渣饭’却是本地米其林厨师餐馆里大受欢迎的招牌菜。”
第六集《茶》则讲述一个老茶庄、一个茶友会,以及一家抹茶专卖店的动人故事。
吴多炀说:“看完整个系列,相信观众对传统开门七件事的注解,一定有所不同。”
尚食(首播)
娱家戏剧(星和Ch855)晚上7.00
大明永乐年间,姚子衿(吴谨言饰)入选为尚食局宫女,她坚持对中华美食技艺的追求并邂逅爱情,最终与英明神武的皇太孙朱瞻基(许凯饰)相知相伴。
财不怕退休
8频道 晚上8.00
健康保险该买多少才足够呢?口才一流的冯慧诗和Das DD前来挑战“理财王”头衔,他们能不被“理财包打听”似是而非的说法混淆,选出正确的答案吗?本集专家分享选购私人健康保险应该有的考量。
看不见的设计
U频道 晚上9.00
全新加坡共有27家公共图书馆,被誉为“图书馆之城”一点都不为过。每个图书馆有数十万册藏书,背后隐藏怎样的设计系统,让海量书籍得以最快分类及分配到不同地点?身为打卡胜地的乌节图书馆,通过哪些独特设计与规划达到自然静音的效果?新一代图书馆提供哪些高科技及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
海岸线钓鱼趣 Coastal Fishing with Robson Green
BBC Earth(星和Ch407,新电信Ch 203)晚上9.00
英国演员Robson Green周游英国海岸,与靠海为生的讨海人在当地水域寻找最大、最狂野,也最美味的鱼类。
五号大道第二季 Avenue 5 S2
HBO(星和Ch601,新电信Ch420)晚上10.00
未来太阳系的旅游业务方兴未艾,豪华的太空游轮“五号大道”展开跨越星际的旅程,旅客展开笑闹不断的太空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