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乱的浪费

字体大小:

1973年,美国史丹福大学心理学教授David L. Rosenhan(大卫·罗森汉恩)发表了一篇震撼学界的论文,名为《精神病房里的正常人》(On Being Sane in Insane Places)。文中不仅揭露了当时精神病院里病患们平时受到的冷漠对待(也即是一种隐性的非人化对待),更重要的是,还描述了一场惊人的实验。教授安排了八个精神正常的人利用假身份,假装有精神错乱的症状,先后到12家精神病院求医,等他们入院后又都持续表现正常,目的是看院方能不能识破,或者至少诊断出他们实为正常人而准许他们出院。

结果呢?八个人全都成功入院,而且留医多日都一直未获准出院,反而是他们身边的其他精神病患敏锐地察觉到他们是正常人。教授后来又故意通知一家精神病院,说短期内会安排一些假病患来尝试入院,请院方工作人员判断哪一些人可能是假装的。结果有将近五分之一的新增病患被认为是佯狂者,但教授根本就未曾叫假病患来试探院方。

罗森汉恩的结论是:一、医学界对“精神病”的诊断靠不住;二、精神病院是过度异常的环境,工作人员大多带着深刻的偏见去看待病患的行为,正常人或已痊愈的病患根本很难证明自己可以出院了;三、我们应该改变想法:“精神病”并非存在于“病患”身上的固定状况或性质,而是存在于“病患”与其环境之间的互动之中。

我们看Netflix新上架的惊悚悬疑片《上帝的笔误》(God's Crooked Lines),可看到上述几点一一获得戏剧性的印证,仿佛它是专为罗森汉恩的论文量身定做。上述论文我们读了会冒一身冷汗,相比之下,《上》这部片子同样涉及“假病患”(是真是假,始终弄不清楚)进入精神病院,却令人有点昏昏欲睡。

无尽的坠落

昏昏欲睡的原因之一,是片长超过两个半小时。剧中好些片段拖得太长,应该更精简一点。本片染上了近来西班牙影视制作的一个坏习惯——人物说话说得太多——更是加剧问题。凸显人物个性,或者刻画人物之间的尖锐较量,难道只能靠喋喋不休,说一大堆有时还相当幼稚可笑且过度造作的话?谁有耐心长时间听这些呢?

昏昏欲睡的原因之二,是新意不足。有人说《上》是西班牙版的《隔离岛》(Shutter Island),大概因为两部电影都讲述主角进入精神病院调查罪案,而且都涉及真假虚实不分的混乱。这样的比拟其实不太恰当,因为《隔离岛》调查到最后一脚踩空,但终究落在实处,我们认定为真实可靠的“真相”始终是存在的,有实实在在获取它的可能。(笔者2010年5月在本栏目评论《隔离岛》时,曾指出“这里头包含着‘纯粹客观性足以彻底否定主观性’的大道理”——这正是让主角和观众走出虚实迷宫的指南针。)《上》则是让我们以为落到实处了,真相大白了,结果发现还在踩空,延续着无尽的坠落。这就是“后真相”时代了!

无论如何,历来电影玩虚实迷离的游戏已经玩得太多,有没有落脚点都缺乏本质上的革新,未能别开生面。

虚晃一枪

《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它的结尾,在所有疑情合情合理地尘埃落定后,竟然还要颠覆一切,质疑一切。

吊诡的是,《上》最为人非议的,也正是这个结尾——看了感觉像《水浒传》或《三国演义》里头的一些战斗,铿铿锵锵地打得差不多了,只管“虚晃一枪”,倒头就撤了,似有欺场之嫌。

关于精神病治疗题材,还不如请大家观赏2018年短片合辑《噩梦影院》(Nightmare Cinema)中的《出口在此》(This Way to Egress)。《噩梦影院》大体上属于极恶劣的制作,唯独当中的《出口在此》却是十分难得的高明精品,通过一个母亲带着孩子去看心理医生的经历,在短短16分钟内铺展了超乎想象的恐怖,并且以直观的方式(不是喋喋不休哦!)表现精神病并非“扭曲现实”,而是“体验不同层面之现实”的命题,因为肯定一切而突破了虚虚实实的老套游戏。

世上存在着有如此深度的小品,倘若谁还要去浪费两个半小时,岂不才是精神错乱?(一笑)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