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艺圈是公认的“才子”,香港殿堂级栋笃笑始祖黄子华将在香港贺岁电影《毒舌大状》(简称《毒舌》)中变身以毒舌见称的大律师林凉水,以三寸不烂之毒舌伸张正义。虽然戏里饰演“毒舌大状”,黄子华自认不毒舌,却很欣赏毒舌之人,上周他跟《毒舌》导演吴炜伦接受新加坡媒体视讯访问时说:“要当毒舌的人,第一个条件是要很聪明,因为毒舌不能只靠说话大声,毒舌就是不需要大声,却能说一些让你‘舀心舀肺’(被某些语言或行为刺激)的话!”
黄子华受访时笑说,最毒舌的往往是师奶,过去屡遭师奶犀利的言论“伤害”,“她们想也不想你的感受,很多时候想什么就直接说,这也出于她们的单纯,所以她们不会觉得有什么是不能说的!师奶是很聪明的,她们知道一般的话无法伤害到你,能说得深入刚好(戳中痛点)。”他举例之前在街头曾听到有师奶谈论自己时提到“他(黄子华)不是很红”,最近行山也遇到有师奶脱口而出“黄子华是没有钱的,某某才有钱”!黄子华幽默地说:“我觉得她们真的知道我真的没有钱,还大声地说,令人感到很痛快啊!”
他还指出,自己跟角色有很大分别,林凉水的毒舌归咎于他不忿的心态,“林凉水的毒舌是因为他是一个非常不快乐的人,觉得自己的才华不被欣赏,老是认为自己应该是最成功、名成立就的律师,但事实并非如此。”此时有工作人员递上咖啡,黄子华边捧着咖啡边说:“我是一个很成功的人,他(林凉水)是失败的!我要喝咖啡就有人拿来,所以我没有失败者的心态。”
从未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有别于角色初登场时老觉得自己怀才不遇,黄子华坦言,虽然过去有一大段日子是不被认同的,但他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虽然我长得一张怀才不遇的脸,但我从来没有这样觉得,因为我不觉得自己很有才华,说真的,这不是谦虚话。”他说,有才华的人太多了,相比之下自己“算什么,也就还好吧”。
戏里他因一时自负导致无辜的被告人判监,为此他深感内疚,后来积极争取翻案。戏外,黄子华庆幸从未遇过这样的考验。他坦承,这辈子做了不少让自己后悔的事情,但受害者往往是自己,而他也从未伤害人,无须靠害人来成就自己,“我很幸运,没有走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要不然我会挑选我活你死吧。”
在《毒舌》中将无辜的被告送入监狱之后,身败名裂的林凉水开始醒悟并且展开赎罪之旅,为平民百姓打官司。黄子华有感而发说,这个角色原本是好人,不过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迷失自己,“我想这也是很多人的写照,进了社会之后,慢慢地成为我们最讨厌的那种人。”
林凉水因一起案件彻底失败才有了反省机会,“我觉得这个戏剧性很大,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不会反省,只会不断说‘我没错’,但却一直错下去。如果这个反省有一天来到,应该抓住,我为林凉水感到高兴,他抓住了。”
导演吴炜伦几次获金像奖提名
黄子华说,拍《毒舌》的难度在于台词,他忆起电影接近尾声有一大段上庭的台词,他不只是要熟背台词,“这么长的对白,要如何deliver表演出来?不能只是念对白,要说得精彩,其实很考功夫。”
他不觉得兼任编剧的导演吴炜伦毒舌,但相信他的确很有才华能写出如此毒舌的对白,吴导演闻言笑道:“我通常将毒舌摆在心里,摆得太久,写剧本的时候都写出来了!”
说起导演吴炜伦,他可是来头不小,担任过电影《梅艳芳》《寒战II》《证人》《线人》等的编剧,曾几次获提名香港金像奖最佳编剧。
之所以邀请黄子华出演,他指出,饰演林凉水的演员必须符合两点,一是毒舌,二是口才好,“当这两个特点摆出来的时候,黄子华两样都符合。他是公认的才子,他在栋笃笑的表现也‘衰衰’的,所以我觉得一定要邀请子华。”
《毒舌》是吴炜伦首次执导筒的作品,他说,会为自己的“第一次”打87.54分。至于其余13分,他自认在写剧本分场时可以写得更准确,如此一来拍摄更有效率,并透露拍出来的成品大概2小时45分钟,最后公映版本删减了约40分钟戏。不过,他不忘说:“演员几乎都超过100分,减分是减自己的。如果有机会拍第二部,我希望能算得更准确点,拿回这13分。”
《毒舌大状》1月21日于本地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