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吃瓜:回归、小卡、米花篮 内行人才知道的7个关键词

韩国男团H.O.T.(左)被成为“第一代偶像”,为日后的偶像团体衍生出许多独特的粉丝文化。(互联网)
韩国男团H.O.T.(左)被成为“第一代偶像”,为日后的偶像团体衍生出许多独特的粉丝文化。(互联网)

字体大小:

东海和妈妈的“婆婆小卡”、圭贤的“护照证件照小卡”、艺声的“洗澡小卡”……韩流帝王“Super Junior”(SJ)新专辑的小卡近日成为网民热议的话题。你知道什么是小卡吗?回归、担当、粉丝昵称、应援色等互联网词汇,你有听说过吗?那么,你懂这些概念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SJ成员东海(左起)、圭贤及艺声的逗趣小卡成功掀起粉丝们的讨论。(互联网)

韩国流行音乐(Kpop)二十多年来伴随互联网衍生出许多有趣的粉丝文化,zaobao.sg整理出7个有趣的“饭圈”(粉丝圈)关键词,一起来看看!

#回归

熟悉Kpop的粉丝应该对这个词不陌生,当偶像休息一阵子后再度发行新专辑,这个过程就叫做回归(Comeback Stage,简称“CB”)。当他们进行完活动进入休息期,则是会有一个再见舞台(Goodbye Stage,简称“GB”)。这个概念是从谁开始的?网传是被誉为Kpop先驱偶像的“徐太志与孩子们”(Seo Taiji and Boys)。

“徐太志与孩子们”1992年出道,由徐太志(中)、YG娱乐前社长梁玄锡(左)及李真路所组成。(互联网)

在对艺人阶级划分严格的90年代韩国演艺圈,电视台的权力大于艺人,如果音乐节目需要哪些歌手,他们几乎要随传随到。徐太志与孩子们却打破传统,颠覆了艺人需要随传随到的风气。团体在发行第一张专辑后就突然“消失”,积极为下一张专辑做准备。尽管现在看来相当普遍的行为,但在当时的演艺圈并没有这样“失踪”的先例,因此当他们带着第二张专辑出现在大众面前时,回归的消息便成为焦点。媒体们争相报道,甚至连黄金时段的9点新闻也播报他们的回归消息,这便是现在“CB”的由来。

#担当

1996年出道的男团H.O.T.是韩国的“第一代”偶像团体,成员有(左起)文熙俊、Tony An、张佑赫、Kangta及李在元。(互联网)

在Kpop中,经纪公司会根据团员们的不同专长来设定他们在团内所担当的位置,一般有队长、歌唱、舞蹈、饶舌等之类,甚至包括无关才艺的“门面”“忙内”担当。“门面”担当指的是大众普遍认为外貌最出众的成员,而“忙内”则是韩文中老幺的意思,指团内年龄最小的成员。有趣的是,还有不少新词汇衍生而出,比方“伪忙内”便是指年龄最长、但样貌和作风都没有老大气质的偶像。

润娥(Yoona)是少女时代中的“门面担当”。(取自艺人IG)

据悉,第一个有如此各自担当角色的韩团是H.O.T.。他们打破了只有一个成员能负责唱歌的旧规则,每个成员都能唱跳、并凸显各自的个性。魅力的领导者文熙俊(Moon Hee-joon)、视觉中心的美声歌手安七炫(Kangta)、可爱形象的贵族男孩安胜浩(Tony An)、阳刚霸气的舞蹈高手张佑赫(Jang Woo Hyuk)、年轻天真的弟弟李在元(Lee Jae-won)……如此对外的角色设定无疑为日后的偶像公式奠定了很大的基础。

#问候语

神话的招牌问候动作。(互联网)

你知道问候语是从哪个团体开始的吗?答案同样是“韩流开山鼻祖”H.O.T.。

在竞争激烈的韩国流行音乐市场中,若想要从中脱颖而出,势必要在第一时间、从自我介绍的问候语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先尝试“偶像问候”的H.O.T.自我介绍时会90度弯腰说:“大家好我们是H.O.T.,请让我们茁壮成长吧!”后来后辈韩团们纷纷开始效仿,成为了韩国偶像不可或缺的文化之一。

而将问候语普及化的是1998年出道的男团神话(Shinhwa)。手掌朝下伸出双臂,边喊出:“大家好我们是神话”的自我介绍令大家印象深刻,也促使问候语成为日后偶像团体的“标配”之一。

#应援色

粉丝们再熟悉不过的应援色其实也有相关的历史考究。粉丝们透过应援色而凝聚在一起,为喜欢的偶像营造出气势,尤其在集结不同歌手的大型演唱会,偶像艺人可以通过应援色找到支持者的所在位置。

应援色的起源来自于H.O.T.的粉丝,当时他们自发性带白色的应援物如白色气球、白色雨衣为偶像应援,久而久之歌迷之间口耳相传就变成不成文的规定。有趣的是,当时与H.O.T.抗衡的团体时水晶男孩,两家的粉丝关系交恶,很常会有争执发生,因此从台上往台下看时,一边是白色、一边是黄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大型吵架现场”被形容成有种荷包蛋变成炒蛋的感觉。

韩剧《请回答1997》中女主角程诗源追的偶像就是H.O.T.,剧集甚至还还原粉丝间起争执的画面。(互联网)

另外,不得不提的还有Kpop“四大海洋”。H.O.T.的白色海洋、神话的橙色海洋、东方神起(TVXQ)的珍珠红色海洋以及Super Junior的宝蓝色海洋是Kpop粉丝圈公认的应援色。

在粉丝圈知名度极高的“四大海洋奇迹”——白色代表H.O.T.、橙色代表神话、红色代表东方神起、蓝色代表Super Junior。(互联网)

偶像团体推陈出新,颜色却有限。随着科技发展,2010年后开始进入另一个时代,过去使用的气球、雨衣、荧光棒等道具,已经成为经典的记忆。新一代的部分偶像组合不会特别强调应援色,而是着重于官方应援道具“应援棒”的应用。一些团体更是有超过2种的应援色,还会公开彩通色彩系统的色版标准,以防与其他团体撞色。

#团综

韩国人气天团BTS的团体综艺节目“Run BTS”。(互联网)

顾名思义,“团综”是团体综艺的缩写。团综已经成为偶像团体的“圈粉”(吸引粉丝)神器。团综聚焦在团体身上,也能从中窥探到成员们在舞台以外的另一面,这样的反差感就能让更多“路人粉”(指对偶像有好感但并不会追星,偶尔关注的粉丝)“入坑”(指专注地投入某一件事情之中)。

第一个由电视台播放的团体综艺依旧是“元祖偶像”H.O.T.。1999年11月,H.O.T.与韩国文化广播公司合作,在周末黄金时段播出由五位成员亲自主持的综艺节目“Login H.O.T”,这是韩国首次出现以偶像作为名称、并且由偶像亲自主持的电视节目,自此开启了团综的序幕。

#小卡

少女时代“Oh!”专辑中的小卡。(互联网)

尽管音乐串流平台当道,但粉丝们为了支持偶像,还是有购买专辑的习惯。专辑中的“小卡”更被粉丝誉为专辑的灵魂,是他们买专辑的动力。粉丝圈中的“小卡”指的是随专辑附赠的卡片,上面印着成员的脸。这些纸质小卡多为偶像未公开的自拍,在粉丝看来很有收藏意义。买一张专辑就等同于从中随机抽取一张小卡,如同开盲盒一样,想得到喜欢成员的小卡全凭运气。

2010年以前,韩国发行的专辑是不包含小卡的。据悉,这个概念是从日本传入韩国。最先把小卡封入专辑的是SM娱乐公司,他们在2010年1月发行少女时代的“Oh!”专辑时,在专辑内加入小卡。自此,其他娱乐公司也纷纷效仿,且小卡数量越来越多。小卡成为专辑中不能缺少的重要元素,粉丝之间还衍生出交换小卡的活动。不仅如此,原本只是作为专辑赠品的小卡,如今身价却随着“稀有性”而水涨船高,甚至是促进专辑销量的关键因素。

#米花篮

“米花篮”是韩国独有的应援文化。(互联网)

“米花篮”是以米做成的花篮,是韩国特有的应援文化。小型的米花蓝和一般的花篮很像,只不过是以一袋袋的白米取代鲜花,上方装饰着偶像的照片,两旁拉着祝贺彩带;而大型米花篮的外形像是广告看板,中央放着超大幅爱豆照片,两旁一样是祝贺彩带,白米同样放在最下方。

米花篮最早出现在韩国偶像团体神话成员申彗星2007年的个人演唱会上。官方粉丝团“神话创造”的这项应援创举,从此成了韩国艺人活动上不可或缺的祝贺方式,同时也是人气的象征。这些白米最后会以偶像的名义捐给慈善团体,帮助需要的人。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