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李翰祥在1963年执导,凌波与乐蒂演出的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当年在各地创下惊人卖座纪录,改写华语电影发展史。在电影推出60年之际,台湾电影学者陈炜智分享这部经典作曾引起的抢拍风波,以及它如何改变台湾华语片的运作,包括制作、发行和上映。原本放映西片的高档戏院,都被《梁祝》攻占,引起的轰动可见一斑。
不知不觉,已故华人大导李翰祥1963年所导,凌波与乐蒂演出的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下称《梁祝》),今年庆祝60周年纪念。第11届新加坡华语电影节5月举行时,还特地放映了李翰祥这部当年横空出世的《梁祝》的复修版,并找了研究《梁祝》最透彻的台湾电影学者陈炜智来新与读者分享观点。
陈炜智接受《联合早报》的访问,分享了《梁祝》的秘辛等点滴,以及该片为何成为不朽。
《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被称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当中以《梁山伯与祝英台》最广为流传,因为它透过两名主角提倡了求知学习,崇尚爱情,歌颂生命生生不息的鲜明主题,深扣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