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创世者
The Creator(PG13)
娱乐性★★★☆/艺术性★★☆
故事:未来世界,人与人工智能(AI)对抗,前特种部队卧底约书亚(John David Washington,约翰大卫华盛顿饰)为求再见妻子一面,参与追击AI终极创造者纳玛塔的任务,约书亚必须消灭即将歼灭人类的秘密武器——一个拥有孩童纯真外表的仿生人艾尔菲(Madeleine Yuna Voyles,玛德琳尤娜韦尔斯饰)。
影评
看似没有杀伤力的孩子原来是具毁灭性的武器,假如你是约书亚,你会消灭它吗?
在这部科幻动作惊悚片中,有很多这类没有简单答案的复杂难题。不怕,故事并不烧脑,只是有不少要你慢慢咀嚼和消化的想法,如预告片中可听到艾尔菲天真无邪地对约书亚说:“那我们一样,我们不能上天堂,因为你不是好人,而我不是人。”
饰演艾尔菲的新人玛德琳有德、美、泰、老挝和柬埔寨血统,拍摄时她才七岁。玛德琳是第一个试镜角色的孩子,导演说她一鸣惊人的表现催他落泪,马上认定她就是艾尔菲。
这个儿童演员自带脱俗气质,有一把清澈纯净的童音,玲珑双眼充满灵性,予角色超然的存在感。也是啦,角色是AI仿生人,怎会食人间烟火?
仿生人就是人型机器人,在片中的外貌特征是后脑勺有洞,可见头壳的钢铁结构和AI芯片。假如戴上假发或帽子,就无法分辨是人还是机器。有点像目前交友应用上跟你聊天的帅哥美女,傻傻分不出谁是真爱谁是骗子,但你可能已动情。
男主角认为同理心是区分人与AI的特质。133分钟的电影,我很努力投入,但最感动一刻我没有哭,可能我不够热血,也可能面对机器人不需要用情。
AI僧侣令人惊骇
电影由《星球大战》系列外传故事《侠盗一号》(Rogue One)的导演Gareth Edwards(盖瑞斯爱德华)执导兼编剧,浅看当娱乐挺好,也值得深究,内容耐人寻味。
一个制造工厂里,流水线量产的不是芭比娃娃而是仿生人。它们的样貌靠人类捐“likeness”(相似度)而得,简单说就是捐“样子”,像捐血捐骨髓救命一样。我有捐血的习惯,但要我捐样子,直觉要我说不行。
有个地方被男主角约书亚称为“Diandung”,原来是座神殿,在大银幕上看到披着黄色僧袍的仿生人僧侣在此侍奉尊者(避免剧透不多说),恍然发现Diandung其实是指天堂。
纯属虚构,却觉得AI僧侣令人惊骇,而这无关宗教。科学讲证据,没有实验可以证明或否定上帝的存在;信仰却无需求证,是一种坚定不移且永葆希望的信念。AI信仰?抱歉我不可以。
人工智能像原子弹?
真心希望这辈子不会看到《 A.I. 创世者》拍出来的境界。那个乱了套的世界及其附带的道德伦理价值等等连串问题,犹如蜘蛛网错综复杂,我的脑瓜消化不了。
只怕电影成真的日子不远了。日前有报道说,韩国企业利用AI技术创建的虚拟人能唱会跳,还可在大企业实习,已成为韩国社会主流的虚拟人在全球市场价值可达约7200亿新元。经济效应如此庞大,恐怕资本社会躲不过AI。是祸是福,拜拜有用的话就拜拜吧。
电影让我想起《奥本海默》。人工智能会是我们的原子弹吗?有“AI教父”之称的电脑科学家Geoffrey Hinton在2023年5月受访时警告AI未来或将比人类更聪明,他担心威胁人类生存。理论上这符合弱肉强食的原理。偏偏没有谁会想当输家,所以铲除竞争对手天经地义。平等只是客套的乌托邦。
我请ChatGPT评价这部电影,回应是:“很抱歉,根据我的知识截止日期(2021年9月),无法提供有关名为The Creator的好莱坞电影信息。”这一局,算我得分。但,我赢了吗?(英语对白,附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