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喜剧泰斗王沙和野峰如何启蒙本地艺人?梁志强小时候看王沙野峰的表演后憧憬演喜剧,陈建彬当年“迷弟追星成功”。

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举办“逗笑人间60年:王沙野峰特展”,通过原始录像和私人收藏(电影文物、海报、唱片等),回溯喜剧艺人王沙与野峰的传奇演艺人生,以及他们独一无二的新加坡式幽默。展览为期四个月,将举行到11月5日。通讯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以及包括郑惠玉、陈澍城和洪慧芳等本地艺人,7月5日晚上出席了展览开幕式及纪录片《逗笑人间60年》首映。

展览展出王沙手稿(左)和行李箱(右)。(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提供)
展览展出王沙手稿(左)和行李箱(右)。(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提供)

梁志强:方言表演接地气

梁志强告诉《联合早报》,小时候在甘榜,大家都看王沙野峰的短剧。“我看到大家都因为他们发笑,觉得做喜剧演员是一份好工作,能让人家开心,潜移默化下就想要做搞笑剧。中二的时候就跟几个同学演短剧,反应不错。”

以《搞笑行动》为本地观众带来欢笑的梁志强认为,王沙野峰以方言表演,让幽默感更接地气。他说:“他们(用方言)说的每一个字都很传神,引起共鸣,大家听得懂也看得懂,看了很开心。他们的表演方式在当时非常受欢迎,启发了我日后的喜剧演员工作,创作剧本时会参考他们的表演。”

野峰(左)与王沙是新加坡的喜剧泰斗。(档案照)
野峰(左)与王沙是新加坡的喜剧泰斗。(档案照)

谈及本地搞笑艺人的传承,梁志强觉得少了像王沙野峰这样的双人组合,他们一唱一和的表演擦出非一般的效(笑)果。

梁志强说:“本地在王沙野峰之后,就是华亮和陈兆锦,然后剩下我们。梁家班从林益民开始,他中途离开,我继续带着梁家班做搞笑事业,因为尝试多元化表演,包括电影和舞台剧,所以我们走的路比较长。现在有很会演喜剧的人,但是没有双人组合一来一往的表演。”

陈建彬:外形反差是亮点

擅长搞笑的陈建彬认为,王沙野峰这个组合最绝妙之处是,两人身高和体型上的反差。

野峰(左)与王沙以双人组合搞笑,外形反差是一大亮点。(档案照)
野峰(左)与王沙以双人组合搞笑,外形反差是一大亮点。(档案照)

他补充说:“王沙有一点是我们学不到的,就是他天生自带喜感的外形,还有精练的喜剧语言,就是不啰嗦,很精准,还有最主要是讲方言。王沙和野峰的绝活是方言,一来一往,加上肢体语言,(倘若)换成华语,咸的变甜的(不对味)就少了精彩。”

陈建彬犹记得小时候因为电视机很贵,不是每家每户都有,所以他会跑到邻居家看综艺节目《声宝之夜》,并因此喜欢上两位前辈的表演。他在1970年代尾在电视台当综艺节目导播时,王沙与野峰拆伙,电视台问他和另一名艺人钱志刚要不要跟王沙搭档,让他喜出望外。

陈建彬与王沙的接触与合作较多,除了电视节目,也前后在豪华歌剧院和金国歌剧院分别以导演和监制的身份合作项目。种种合作机会,让陈建彬有一种“迷弟追星成功”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