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前辈同事忆述他们过去的采访经历,不禁感慨在自媒体时代才入行的我,这光景已是沧海桑田。媒体与艺人的关系逐渐转变,面对面访问的机会骤减,取而代之的是以文字、短信或录音回复。然而在我看来,面对面采访不只必要,还很“浪漫”。采访像是在跳探戈,在一领一随之间,碰撞出火花,互相成长。无法阻挡时代的洪流,但我想我能做的是维持初心,更加珍惜每一次能够面对面对谈的机会,无愧于将故事交付给我们的受访者和愿意阅读的读者。—— 曾慧仪

谢韶光握手的力度,和他的内心一样强大。我入行26年,因为早期不跑电视线,所以与谢韶光擦肩而过,第一次见面竟是他相隔近20年后复出时。访问当天,他一身朴实打扮,脸上带着笑容,握手扎实有力。交谈后感觉他像一个温柔的巨人,内心强大而坚定,态度温和而宽容。尽管问题围绕着观众对他的期待,他始终四两拨千金,以他温柔的方式告诉你,一切回归到表演的本质,他只想专心把戏演好。外界的摇旗呐喊,所有将他神化的崇拜和期待,突然间都显得多余。——李妙音

不少早报读者因看了本地剧《浴水重生》后,纷纷在热线留言大赞本地艺人张信祥的精湛演技。同事于是联系上他安排访问,好让大家多了解这位好戏之人。张信祥(前名张文祥、张汶祥)说自己未真正红过,但也没有浪费任何一个角色,没有对不起自己和观众。我偶尔有机会看到本地剧时,看见他有演出也会多看一会儿,也算对得起他的用心吧。希望读者继续通过热线与我们交流,一起发掘更多努力发光发热的艺人。—— 赖婉丽